Scherzo

詼諧曲

「詼諧曲」(Scherzo)是一種在古典音樂中常見的樂曲形式,源於意大利語的「Scherzare」,意為「戲謔」或「幽默」。詼諧曲在許多作品中充當中間樂章,通常在奏鳴曲、交響曲或弦樂四重奏等樂曲類型中出現。它以輕快、活潑和幽默的特點而聞名。

詼諧曲的特點在於其明快的節奏和獨特的音樂情感。這種樂曲往往充滿了戲謔和喜悅,使聽眾感受到一種活潑和輕鬆的氛圍。它通常採用三拍子的節奏,呈現出輕快的舞步感。

詼諧曲通常以三段體結構創作,每個段落都以不同的音樂主題進行。這些段落之間可能進行變奏、對比或重複,以創造音樂上的豐富性。

詼諧曲在古典音樂中的使用非常廣泛,特別是在浪漫時期。著名作曲家如路德維希·范·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等都創作過不少引人入勝的詼諧曲。

雖然詼諧曲在古典音樂中有悠久的歷史,但現代作曲家也經常將其特點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這種風格的活躍節奏和輕快情感在不同類型的音樂中仍然具有吸引力。

詼諧曲以其活躍的節奏和輕快的情感,為古典音樂增添了一種輕鬆的氛圍。無論是在古典作品中還是在現代的重新詮釋中,詼諧曲都是一種讓人愉悅的音樂形式,展示了作曲家的創意和音樂性格。

影片:Scherzo

Understanding Form: The Scherzo

導師影片(Chorus Kee)

導師簡介

Frankie Chan

Frankie Chan

美國加洲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音樂碩士
小提琴, 西方音樂理論
Jimmy Chiu

Jimmy Chiu

香港演藝學院
音樂碩士
長號
Jeremy Leung

Jeremy Leu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Utrecht (NL), Los Angeles College of Music (US)
音樂碩士(正修讀)
現代音樂製作
Oliver Yan

Oliver Yan

美國史蒂芬奧斯汀州立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
音樂碩士(正修讀)
色士風, 西方音樂理論
Mr Kung

Mr Kung

上海音樂學院
音樂博士(正修讀)
笛子, 洞簫, 中國音樂理論
Winnie Yiu

Winnie Yiu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香港演藝學院
音樂碩士
中提琴, 小提琴

音樂文章

Jascha Heifetz

小提琴大師:海飛茲

雅夏·海飛茲(Jascha Heifetz),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之一,以「精湛技巧、無瑕演奏」的演奏風格而聞名。他的聲音有著鮮明的獨特性,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曾經說道:「沒有人能夠演奏得像海飛茲一樣-那種澎湃的力量…他徹底改變了現代小提琴的演奏水平,而我們沒有人能夠達到他的標準」。
Ludwig van Beethoven

樂聖:貝多芬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國作曲家,古典至浪漫過渡時期間的主要音樂人物。他在西方音樂史上佔有前所未有的統治地位,一直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具影響力、最受歡迎的音樂家。

貝多芬的音樂傳承了海頓和莫札特的古典藝術氣息、滲透了個人對尊嚴的渴望、宣洩了他被命運折磨的憤怒、展示了他與命運抗衡的決心。

比起任何一位音樂家,貝多芬能夠更有力地透過音樂與聽眾交互生活哲學。儘管他不是浪漫主義者,卻成為了其他浪漫主義者所追隨的對象。

貝多芬是一位音樂創新者,他拓寬了奏鳴曲、交響樂、協奏曲和四重奏的規模。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快樂頌》之中,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聲樂和器樂結合在一起。

作為音樂家,貝多芬飽受耳疾折磨。然而,他不甘於向命運屈服,誓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繼續去完成他的事業。他在生命中的最後十餘年,在完全聽不到聲音的情況下,寫下了影響後世近二百年音樂發展的重要作品。

Read the music carefully

樂器練習指南

在練習樂器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會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演奏元素(因為我們都需要在練習中的每一個時刻都注意著各種彈奏細節,包括演奏姿勢、技巧、節奏、音準、和弦、感情、音色、分句…)。若我們一直「錯誤地練習」,不單會拖慢我們的學習進度,更可能會導致學習出現屏障,甚至難以將演奏效果達至更高水平。在審視自己過去的學習過程,以及一直觀察著學生們的成長,我們嘗試在此指出學生們在練習樂器時比較常犯的毛病,並希望透過一些建議,幫助學生找出更有效的練習方法。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