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堂
上課地區
演藝學院畢業生招募小提琴中提琴新生
畢業於 2015 年,中提琴演奏學士,現職自由工作者。
在學時獲多位國際知名音樂家指導,排名不分先後包括,Richard Pontzious, James Judd, Jay Li, Michael Ma, Ivan Chan, Robert Venron, Stanley Konopka 等等,獲益良多,希望能不負所教,傳承至新世代學子。
畢業至今已過 7 年寒暑,經驗尚未稱得上十分豐富,也有數分把握及閱歷,期望學生能培養出穩健的基本功,學習欣賞古典音樂之美,通過提琴接觸世界,訓練手眼腦協調,在音樂中暢遊。曾獲邀於各種公開場合中演奏提琴,曾合作機構包括 Musica Viva, Musicus, Gustav Mahler Orchestra, City Chamber of HK, Hong Kong String Orchestra 等等。演奏曲目除了傳統古典管弦曲目外,還有涵蓋了歌劇演出,爵士樂,廣粵語流行曲等曲風。
可上課地點為佐敦琴室,另外還有少量上門時段。歡迎 PM 提問,未能秒回請見諒。另附上英文版本更為詳盡,謝謝收看。
Edwin Lam graduated from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HKAPA). Obtained the Bachelor degree in Music with several scholarship, which included the Grantham Scholarship, HKSAR Government Scholarship and Y.S. Liu Foundation Scholarship.
Edwin was the part of the Asian Youth Orchestra in the year of 2013 and 2014, touring in major city in Asia during summer time. A year after, he went to Kent Blossom Music Festival and performed as a chamber musician with various musician across the States.
He now worked as a freelance musician and instrumental teacher upon graduation. Since then, he had worked under baton of various world renowned conductors. Such as James Judd, Ken-David Masur, Brett Mitchell and etc. And accompanied famous musician such as Steven Isserlis, Vadim Repin, Sarah Chang and etc. Along with different orchestra which included Hong Kong String Orchestra, City Chamber of Hong Kong, Gustav Mahler Orchestra, Philharmonia APA, etc. And various opera productions, which included << Turandot >> , << Madame Butterfly >>, <<Merry Widow>> and << La Boheme >> ,<< Carmen >> with Musica Viva and Hong Kong Virtuosi, <<Don Pasquale>> with Musica Viva and Gustav Mahler Orchestra, and <<Sour Angelica & Gianni Schicchi>> by Giacometti Puccini with Opera Hong Kong.
Edwin has been teaching in multiple organizations and associations. He has been the Orchestra Assistant of the Student Orchestra of the Hong Kong Music Academy, String orchestra conductor of the Kowloon True Light Middle School(Primary Section), and String Orchestra Assistant of the DGJS. And in various school’s instrumental classes, which included the St. Paul College Primary School, St. Hilary’s Primary School, TWGHs Ma Kam Chan Memorial Primary School and PLK Chan Yat Primary School.
Image credits are for my friends and other organisation which includes the Musicus Society, Hong Kong String Orchestra, Opera Hong Kong, Gustav Mahler Orchestra.
劉家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系,跟隨意大利小提琴家安卓佳學習。其後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修讀音樂教育碩士。在學時期,已開始教學的工作。除了私人教授外,還到不同的學校教授小提琴班,分別到過沙田陳元喜小學、天水圍梁銶琚小學、天水圍陳震夏幼稚園、劉金龍中學、荃灣天佑小學等等。
劉氏在 7 歲跟 8 歲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接受一連串的音樂訓練。此時已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並走上了音樂事業的道路。她現時為小提琴導師,教授學生的年齡層為 4 歲至 20 歲,懂得為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授方式。她希望透過音樂去改變他人的想法,令他們用正面的態度去豐富人生。
Ms. Hilary 是一位女中音。她獲得美國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的聲樂表演音樂碩士,以及香港演藝學院的聲樂學士學位和音樂文憑。 她也獲得聖三一音樂學院 LTCL 聲樂文憑 (優異)。現任耀中國際學校的駐校音樂專家(聲樂),以及中華基督教基元中學的合唱團指揮。至 2019 年至今,她的學生在本地及國際音樂比賽中獲得 90 個首三名獎項。其中包括:ASCO 國際音樂比賽、美國紐約 Golden Classical Music Awards 國際音樂比賽,英國倫敦 London Young Musician 國際音樂比賽、維也納薩爾斯堡 Grand Prize Virtuoso Salzburg Competition 國際音樂比賽、奧地利維也納 International Young Musicians Music Competition 國際音樂比賽、台北 Taipei International Youth Music Competition 國際音樂比賽、英國倫敦 Rising Star London Festival Competition 國際音樂比賽、新加坡 Brilliant Talent Discovery Awards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國際音樂比賽,以及超過40個本地比賽均獲得獎項。
她曾在美國的一所私立學校-Boston Trinity Academy 擔任全職音樂及合唱團總監。她曾在麻省的 Natick 高中,Canton 高中,Christa McAuliffe Charter 學校,Watertown 中學和 Forest Hills 聖約教堂擔任兼職合唱指揮。她曾以青年聲樂藝術家的身份在美國不同地區參與不同的歌劇表演。例如,佛羅里達州 Opera Naples Young Artist Program、紐約 Martina Arroyo Prelude to Performance Program、波士頓 New England Opera Intensive 、猶他州 Utah Lyric Opera Young Artist Program、加拿大蒙特利爾 Canadian Vocal Arts Institute,以及美國費城的 Russian Opera Workshop。另外,她曾經以駐團女中音合唱團團員的身份和著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和費城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許嘉晴現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青少年音樂課程、音樂兒童基金會及虎豹樂圃,擁有十年教學經驗。許氏於⾹港演藝學院以⼀級榮譽畢業,主修長笛演奏,師承盧韋歐。其後許氏獲取⾹港賽⾺會⾳樂及舞蹈基⾦全額獎學⾦赴法國巴黎⾼等⾳樂師範學院深造,師承巴黎管弦樂團長笛⾸席普拉斯。她同樣獲得巴黎⾼等⾳樂師範學院的全額獎學⾦,並連續兩年以第⼀名成績畢業。2019 年,她跳級直接修讀最⾼級演奏家⽂憑的第⼆年,師承國際長笛演奏家⾦美禧,同時跟隨拉姆科管弦樂團的短笛⾸席孟提學習短笛演奏。
許氏於 2016 年在演藝學院的協奏曲比賽中獲勝,並於 2017 年被⾹港電台第四台挑選為「樂壇新秀」並錄製⼀系列電台電視節⽬,後來更獲頒「評判之選」。許氏現為香港管弦樂團特約樂手,她⾃ 2014 年起擔任⾹港⼩交響樂團的特約長笛及短笛樂⼿,2015 年被亞洲青年管弦樂團錄取,參與亞洲巡迴演出。她曾與傳承愛樂、⾹港 Pro Arte 樂團及其他多個樂團合作。
許氏將於 2021/22 樂季於⾹港管弦樂團擔任長笛和短笛手及接受樂團培訓。
趙漢權在 2021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得音樂碩士學位,主修長號演奏。他在學期間跟隨 Zachary Bond 學習長號演奏,Zachary Bond 是香港演藝學院的銅管樂講師,他也是世界級的低音長號獨奏家。Jimmy 於十二歲時於中學跟隨吳宗鵬先生開始學習長號。之後,他在香港演藝學院跟隨 Maciek Wailcki 獲得了文憑和學士學位。
Jimmy 是香港活躍的長號手。他曾受邀於 2018 年在香港專業管樂團擔任獨奏,並在他們的年度音樂會上表演了 Bert Appermont 的“Colors”長號協奏曲。在 2021 年在香港演藝學院協奏曲比賽勝出,在演藝學院樂團音樂會中,與樂團演奏 Tomasi 的長號協奏曲。同年,他獲選成為「管弦樂精英訓練計劃」中的「音樂新晉薈萃」計劃的學員,在計劃中與演藝愛樂參與一系列的室樂表演。在 2022 年,他更被獲選成為「管弦樂精英訓練計劃」的「駐團學員培訓」,將會在香港管弦樂團 2022-23 樂季成為駐團樂手,接受密集式管弦樂團訓練接受密集式管弦樂團訓練。
此外,他還是香港交響樂團的首席長號手。他經常在不同的專業樂團中擔任客席演出,例如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歌劇院和香港專業管樂團。
Jimmy 竭盡全力為他的長號演奏而努力。他與 Jorgen Van Rijen,Brett Baker,Fabrice Millischer,Matt Vaughn,Domingo Pagliuca 等世界第一等的長號手上課,並參加了許多著名的長號手的大師班,例如 Jay Friedman,Jeremy Wilson 和 Ricardo Molla。此外,他還參加了不同的音樂節,如 2015 年 Slider Asia,2019 年 Alessi 研討會和 2020 年新加坡低音銅管學院等。
梁嘉祐是著名長笛品牌 Miyazawa 的年輕演奏家,他經常以獨奏家身份與歐洲不同的職業管弦樂團合作,以熱情、多變和閃亮的音色而聞名。梁嘉祐現任教於香港教育大學。
梁嘉祐在 Emily Lin 和 Izaskun Erdocia 的指導下,獲得香港演藝學院學士學位(榮譽)(長笛演奏)(Dean’s List)。他在比利時蒙斯皇家音樂學院以最高榮譽取得碩士學位,師從世界著名長笛大師 Marc Grauwels。他曾與多位世界著名長笛大師學藝,如 Sir James Galway, Patrick Gallois, Raffaele Trevisani, Juergen Franz, Michael Martin Kofler… 除了長笛演奏,梁氏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指揮 家,師從香港著名指揮家石信之博士。他旅歐時曾以獨奏家身份與保加利亞斯利文交響樂團、滑鐵盧室樂團、蒙斯室樂團和在港時跟演藝學院交響樂團演出。他曾以 Dudamel’s Artist 身份與馬勒室內 樂團一起在巴塞隆拿的佩雷拉達城堡音樂節中演出。
他使用 Miyazawa 全 9K 玫瑰金長笛。
吳氏自小醉心音樂,從中學開始學習長笛,其後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主修作曲、長笛/短笛演奏。
吳氏自 2000 年投身音樂教育,至今已擁有超過二十年長笛教學經驗。此外,吳氏亦活躍於樂團及室樂小組活動,經常受邀至各大音樂廳、電視台、博物館及學校演出,並常為婚禮慶宴等場合配樂。
吳氏師承香港管弦樂團長笛及短笛樂師 Linda Stuckey,現已考獲倫敦聖三一學院 FTCL 及 LTCL 長笛演奏文憑,曾以優異成績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長笛8級證書。
創作方面,吳氏的作品曾以八強姿態廣播於香港電台第四台,並由敲擊樂隊 Jenga Percussion Ensemble 現場演奏。此外,吳氏亦曾擔任指揮及編曲,與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合作舉辦長笛合奏團。
生於香港,何雅鈉以鋼琴家、作曲家、練唱指導、歌劇演員和指揮等多個身份活躍於音樂界,合作過的團體包括威爾斯國家歌劇院、伯明罕歌劇公司、倫敦 Tête à Tête 歌劇節、新星歌劇團、倫敦奧莉安娜合唱團及倫敦愉快交響樂團等。她現為法國 Du Vert a L’infini 音樂節和美國蒙彼利埃藝術中心古典獨奏會系列的藝術家。
何氏在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文學士(榮譽)學位後,考獲奬學金於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就讀,以優異成績獲得鋼琴演奏音樂碩士學位。畢業後,何氏再次獲發獎學金,於次年完成該學院最高級的演奏家專業文憑。何氏在學習期間獲得多個獎學金,除了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國際學生獎學金外,她還獲得了學院信託獎、學院協會獎、哈羅德基金獎、馬爾科姆•約翰•布洛克紀念信託獎和香港政府才藝發展獎學金等。
何氏曾獲得多個國際鋼琴比賽的首獎,當中包括巴黎貝朗國際音樂比賽、莫斯科國際音樂比賽、加拿大魁北克國際音樂比賽、美國蒙彼利埃藝術中心古典獨奏比賽、羅馬國際音樂大賽、羅伯特·舒曼國際鋼琴比賽、德國歐米勒國際鋼琴公開賽、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五屆專業鋼琴國際鋼琴比賽、薩默塞特音樂節、北倫敦音樂節、威爾斯阿伯加文尼藝術節、倫敦藝術大師國際大賽、國際青年古典音樂比賽、哈薩克「二十一世紀才藝」國際音樂比賽和俄羅斯國際音樂大賽等。作為一名活躍的鋼琴家,她曾在不同地方舉行獨奏會,並在各個音樂會中擔任鋼琴獨奏,包括亞洲和歐洲的主要音樂會場地,如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伯明翰市政廳、羅馬音樂公園禮堂和香港大會堂等。
何氏亦熱衷於聲樂表演,她曾於不同音樂會上擔任女高音獨唱,亦曾參與多齣歌劇演出,並於多個音樂節的聲樂比賽中奪冠,包括霍姆弗斯音樂節、紐卡斯爾安德萊姆音樂節、庫爾斯頓和普利音樂節等。何氏的作品包括器樂獨奏、聲樂、室樂、管弦樂和歌劇作品等,於世界各地首演。
何氏對教學充滿熱誠,私人教授鋼琴及樂理超過十年,並曾在大型琴行任教多年,亦曾擔任了俄羅斯器樂及聲樂藝術節國際音樂比賽及俄羅斯 Virtuozy 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判,現為香港國際音樂學校和葉氏兒童合唱團和國際海洋交響樂團音樂學院的導師。
張氏自五歲起學習鋼琴。在學習期間,他常常參加各類表演、各種音樂節及音樂活動。張氏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並於畢業論文中獲甲等成績。
張氏現正跟香港着名鋼琴家,洪昶(傳奇殷承宗的弟子),學習古典鋼琴演奏。此外,張氏獲得老師的賞識並成功越級挑戰,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文憑直接考獲倫敦聖三一學院的執照文憑(LTCL)。
在 2011 年,張氏通過了面試,以香港的代表身份到波蘭參加大師班以及音樂訓練。在著名的波蘭蕭邦音樂大學,他跟從 Jan Kadłubiski 教授學習鋼琴表演,並得到高度贊揚張氏的演奏,認為他的音樂擁有歌唱性旋律以及獨當一面的演繹。後来回到香港,他舉行了獨奏鋼琴音樂會,并獲得熱烈的反應。
作為音樂愛好者,張氏亦曾跟隨音樂大師麥家樂及國家一級指揮顏翅鵬學習指揮。因此,張氏有幸在童軍管樂團擔任指揮。同時,他曾受邀擔任四年恆生管理學院小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和指揮,並與樂團出席了不同的音樂表演活動,獲得豐富的表演經驗。張氏亦曾擔任 Orchestral Music Ltd 的音樂顧問。
在未來,張氏將完全致力於音樂方面的教育工作。 他將專注於他的教學,主要教導樂器和音樂理論及樂團訓練,給各種學生提供私人音樂培訓,使我們的下一代更有可能獲得音樂教育。
熊蔡莉畢業於兩所歐洲頂尖音樂學院,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學院取得豎琴演奏碩士及學士,獲頒發獎學金到捷克布拉格演藝學院修讀豎琴演奏碩士交留生,兩所歐洲著名大學也是師承世界級名師 Jana Bouskova(美國豎琴比賽冠軍,以色列豎琴大賽亞軍),碩士最後一年跟隨 Agńes Clement(美國豎琴比賽冠軍)教授深造。同時早年已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級院士豎琴二級文憑 LRSM 及文憑 Dip ABRSM。
熊氏熱愛演奏遍布香港、歐洲及澳洲,於 2014 年到訪悉尼第十二屆世界豎琴節中與名師同台合奏,亦增進很多知識,同年夏天參加 Dr Carrol McLaughlin 大師班及音樂會中演奏,2015 年八月到訪法國蒂涅阿爾卑斯山音樂節深造,在音樂會中獨奏演出。比利時獨奏及合奏表演包括 Ath College Saint Julien、Chepel Eglise Saint-Martin Church、Chièvres、Nazareth 及 Ghent,亦是校內交響樂團豎琴師,在布魯塞爾國際音樂比賽 2019 中榮獲第一名,榮幸被邀請出席全比利時最著名的世界級音樂廳 Bozar 舞台上演奏及出席頒獎典禮。布拉格演出包括在 Sal Martinů歷史悠久的音樂廳演出 Dny Bohuslava Martinů 2019,交響樂團中擔任豎琴師。今年四月獲邀請到荷蘭Ittervoort,跟長笛室樂團演奏著名作曲家 Ravel,MA Mére l’Oye。香港亦走訪無數婚禮、商場、店舖開幕及大小場合中作豎琴獨奏、室樂、樂團或合奏表演演出為場合帶來優質典雅的豎琴音樂氣氛。
積極參與大師班及演奏,曾獲來自世界各地的名師 Linda Wood、Olga Shevelevich、Sylvain Blassel、Alferdo Rolando Ortiz、Natalia Shameyeva、Emmanuel Ceysson、Marie-Pierre Langlamet 及 Naoko Yoshino教授等從旁指導。亦受訪於兒童尖子教育雜誌訪問介紹豎琴的特性、演奏風格及如何挑選豎琴。
鋼琴方面:熊氏自小六歲學習鋼琴及樂理,主要師承朱偉恒及劉活石。早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音樂演奏高等專業文憑。在學其間曾獲岑健威、高舒、潘德、及葉問姍博士指導。並完成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師文憑課程及證書 ABRSM CT。已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級鋼琴二級文憑 LRSM 及文憑 Dip ABRSM,聖三一倫敦音樂學院演奏級鋼琴文憑 ATCL,為更進一步,早年到波蘭蕭邦大學深造。
熊氏從事音樂教育等工作超過十五年來授教過的學生均名列前矛及獲獎無數,她很熱切將在歐洲皇家音樂學院所學到的知識分享及教授給她香港的學生。亦擔任多個音樂比賽評判。
現為專業豎琴、鋼琴、樂理、伴奏、視唱練耳和和聲導師、專業豎琴、室樂演奏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慶典樂團豎琴師。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小提琴,獲頒發小提琴演奏文憑及音樂(榮譽)學士
在學期間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獎學金
早於 2006 年考獲英國聖三一學院小提琴演奏文憑
連續數年獲頒全額獎學金前往美國、日本及半額獎學金於荷蘭進修小提琴演奏
曾於各比賽中摘下金、銀獎
擁有 15 年豐富教學經驗,任教多間中小學之樂器班(St Paul Secondary School、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等等)
學生曾於校際音樂節比賽中獨奏項目第四名、二重奏項目第三名
何沛彥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小提琴演奏。除跟隨范丁先生學習外,他亦曾接受不同演奏家的指導,包括陳浩堂教授、王磊教授、許寧老師、蔣逸文老師、龍雲山博士、Jaap ter Linden、Ralph de Souza、上海四重奏、Orion 弦樂四重奏、邁阿密四重奏等等。
何氏熱衷於室內樂及樂團演奏。他曾於 2015 年受邀於香港諸聖堂與好友鋼琴家熊韋皓演出。何氏亦以第一小提琴手身份,於 2018 年我城 II 中演出。何氏亦為多個樂團之成員,其中有泛亞交響樂團、香港樂團、香港傳承愛樂、香港環宇交響樂團、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等等。他亦曾隨同以上樂團到北京、上海、廣州、澳門、台北及俄羅斯演出。何氏亦獲邀參與於央視 2020 年新年音樂會。此外,何氏於 2014 年獲選參與「與港樂同台綵排及演出」計劃,接受指揮大師馬捷爾的指導。
何氏更於 2017 及 2018 年獲頒全額獎學金到美國馬里蘭州,參與美國全國音樂節接受訓練、與美國之音樂好手交流及為拿索斯唱片公司進行錄音。他亦曾獲獎學金到日本及阿姆斯特丹進行古樂學習及交流。
何氏為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獎學金、葛量洪獎學金、成龍慈善基金獎學金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外展體驗獎之受益人。
陳氏,自六歲習箏,師從黃欣怡老師及其母—杜潔蓮老師。現就讀香港教育大學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及音樂教育榮譽學士(雙學位課程),主修古箏,現隨萬幸老師深造。早年於中央音樂學院演奏級古箏專業等級考試獲良好成績,曾獲英國、內地及本地多項賽事之冠。首年,被「繆思午間音樂會系列」挑選為學系的優藝生。
陳氏擁有私人教學經驗和活躍於不同的音樂演出。以學生為核心,教學方式富特色,讓學生從基礎學習到實踐;亦會課後記錄學生的學習概況,可讓家長瞭解上課的內容。
何敬謙(1995 – )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文學碩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 學文學士(榮譽)學位,主修長笛,隨盧思泓先生、張敏龍先生及 Olivier Pierre Nowak 先生學習長笛;參與過包括 Mr. Trevor Wye(英國),林薏蕙女士 (台灣),何聲奇教授(中國),Ms. Linda Stuckey(香港),胡永彥先生(香港)等人的大師班。何氏亦曾隨清水陽介先生(日本)及汪正榮先生(台灣)學習長笛維修。
何氏亦身為長笛導師,自 2014 年起教授學生長笛,學生年齡由 6 歲至 70 歲不 等,學生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術科考試屢獲佳績。
何氏亦為天水圍音樂人管樂團及香港地管樂團的長笛及短笛樂手,在演出方面 有不少經驗。他亦為香港不少樂團的特邀長笛樂手。
劉氏於中學時期學習小號,先後跟隨陳智樂、楊凱玲、顏熾權、馮嘉興老師學習小號,現於香港演藝學院就讀音樂學士課程,主修小號。
在修讀音樂學士前,劉氏畢業於英國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大學期間(2013-2016)為管弦樂團 UEA Symphony Orchestra 常駐小號手。畢業後在 ViuTV 擔任創意文案及資料撰稿,曾參與大小節目製作,為不同兒童節目作資料搜集工作,深入了解小朋友的學習需要。
2016 年回港至今活躍於香港大小樂團,包括 Pro Arte Orchestra of Hong Kong、Hong Kong Young Musicians’ Wind Orchestra、Happy-Go-Lucky BigBand,定期作不同類型的音樂演出。
2017 年開始教授小號,具 6 年教學經驗,曾於不同音樂中心及中小學任教樂器班。
陳景樺(Chan King Wa),單簧管演奏家,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畢業生,1994 年岀生於香港,先師從香港著名演奏家蔡國田,2015 年赴法國巴黎跟隨 Ronald Van Spaendonck,Jean-marc Volta 和 Chantal De Buchy 攻讀單簧管和室內樂演奏。2017 年獲得評審團一致通過碩士文憑後成功考獲該校獎學金繼續進修 Concertiste 課程。
自學習單簧管起曾多次參加不同的大師班,其中有著名單簧管家 Julian Bliss,Assaf Leibowitz,Marino Rey。並在法國留學期間參與各音樂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包括 concours «Les Cle D’or»,Concours des Lyres et Arts,concours artistique d’epinal,並其間有幸到世界各地不同的音樂廳演奏,如巴黎市政廳,各個教堂,著名演奏廳 Salle Alfred Cortot 等等。
於 2019 年,以優異成績經評審團一⾄通過考獲法國最⾼演奏家文憑,評審當中包括鋼琴家 David Lively,單簧管演奏家 Paul Mayer,Pierre Génisso 等等,受邀於巴黎Concert des Laureats 演岀後回港,現任教於香港國際音樂學院及 The New Hong Kong Philarmonia。
徐氏習箏十五年,就讀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文學碩士。早年已考獲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演奏文憑級及上海音樂學院古箏九級。曾擔任雲音古箏團團長,在 2016 年起連續三年獲教育局頒發才藝發展獎學金,並於 2019 年及 2020 年國際音樂大賽獲優秀導師獎。
徐氏超過 6 年教學經驗,於各中小學、社區中心及琴行擔任古箏導師。學生遍及學前兒童、中小學生、成年人到退休人士。此外,學生於各種比賽亦獲取佳績,如第 71 屆校際音樂節古箏獨奏初級組冠軍、帶領寧波公學古箏團於 2019 年國際音樂大賽奪得銀獎及屯門區中西器樂比賽幼苗組冠軍等。
盧氏畢業於浸會大學音樂系,師承凌顯祐先生。幼年時期曾跟隨劉一瀛老師及吳家明先生習琴。除了私人教授外,亦曾教授不同中小學集體班,教學經驗超過 9 年。另外,盧氏亦活躍於本地的業餘樂團,包括香港馬勒樂團以及寰宇交響樂團,參與各種室樂訓練和演出,並曾到俄羅斯、維也納及上海等地方作交流及演出。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師承蔡國田先生。已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學院單簧管演奏文憑 ATCL,並獲得優異成績。多年來積極參與管弦樂團、管樂團、步操樂團、小組合奏,當中包括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翱樂管樂團、通利香港新青年管樂團、珀珈斯樂團等,曾赴新加坡及日本等地交流演出,在港亦參與多場大型演出,例如林家謙 SUMMER BLUES 紅館演唱會 2022。
田氏富有教學及演奏經驗。除了於 2021 年在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取得音樂演奏碩士(Master of Music in Performance)學位外,田氏亦在 2018 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修畢文學士(音樂)學位課程 (Bachelor of Arts in Music)。
田氏亦活躍於本地及國際舞台,常以長笛及短笛手身分參與不同交響樂團演出,亦常舉辦及參與獨奏、合奏及室內樂演出和比賽。田氏曾與多位著名音樂家合作,如指揮家 Vassily Sinaisky、小提琴家 Joshua Bell 、歌唱小組 The King’s Singers 及大提琴家 Trey Lee 等。
田氏於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時師承本地長笛及短笛演奏家莊雪華。在英國進修期間,田氏跟隨英國皇家歌劇院首席長笛家 Magaret Campbell 及短笛家 Christopher Green 修習。此外,田氏亦有幸跟隨 Trevor Wye、Jasmine Choi、Sébastian Jacot、Rachel Brown、Wissam Boustany、Peter Verhoyen 等演奏家學習長笛、巴洛克長笛及短笛。
田氏熱衷於音樂教育。田氏自 2014 年起受聘於本地多間中小學,包括民生書院小學、聖母無玷聖心中學、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仁愛堂田家炳小學等,多年來引導學生於舞台上及比賽中有優秀表現。
陳遨天於 2021 年完成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碩士學位,主修上低音號,師承 Steven Mead 和 David Thornton。
陳氏中學時期開始學習上低音號,其後於 2019 年完成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榮譽學士學位,中學和大學其間一直跟隨香港小交響樂團首席大號手林榮燦先生。
此外陳氏亦致力參與樂團表演,例如香港青年管樂演奏家樂團,香港浸會大學管樂團等等。 同時陳氏亦為香港浸會大學低音四重奏一員。
小提琴家蔡梓晴於香港出生,現專注於表演及教學工作。她現為君匠音樂國際私立學校的小提琴老師和 Romantic Period 的音樂總監,近期也成立了她的小提琴工作室去教授小提琴。
蔡梓晴曾與亞洲青年管弦樂團、馬勒樂團、浸會大學交響樂團、室樂團、弦樂新勢力合作演出。她曾與著名小提琴家—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著名鋼琴家—張緯晴(Rachel Cheung)一同演出。蔡梓晴着亦曾獲邀參與過小提琴名師大師班,例如:林昭亮先生,約翰尼斯·赫爾曼先生。
蔡梓晴自七歲起開始學習小提琴。她於十歲的時候入選了香港兒童交響樂團,以及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小提琴試考獲優異的成績,亦曾在香港校際音樂節比賽中獲得冠軍,她亦在倫敦聖三一學院的中提琴演奏文憑試中考獲優越的成績。
蔡梓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取得音樂學士文學榮譽學位。自小師隨梁建楓先生—香港管弦樂團第一副首席、小提琴家嚴天成博士—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並為香港巴羅克室樂團客席指揮。她亦曾師隨香港城市室樂團首席陳詩韻。
蔡梓晴在小提琴、中提琴、樂理中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她眾多的學生在皇家音樂學院樂理考試中考獲優越成績,以及在多個公開考試和比賽中獲得優越成績和獎項。
出生於香港的長笛演奏家及樂團指揮梁俊彥是利銘澤百年紀念獎學金丶香港賽馬會獎學金和多個國際比賽及獎學金得獎者。梁氏曾於多個國際舞台亮相,當中包括英國、奧地利、德國、荷蘭、比利時、日本以及香港多個表演場地演奏,例如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玻璃廳、阿姆斯特丹音樂廳小廳和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梁氏熱衷於樂團演奏,他曾擔任多個倫敦及香港樂團的首席長笛,最近曾為香港歌劇院管弦樂團和香港創樂團客席樂師。他於 17 歲首次與香港兒童交響樂團演奏協奏曲,並於大學時與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管弦樂團合作。梁氏同時積極與 The Arc 和 Giocoso Trio 舉辦室內樂音樂會。
梁氏過往以全額獎學金攻讀所有音樂學位。梁氏在香港跟隨莊雪華女士學習長笛及短笛,並以一等榮譽成績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音樂課程學位。隨後,他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取錄,並先後獲取音樂碩士學位(優等成績)和藝術家文憑,師承倫敦各大樂團長笛家學習長笛、短笛及巴洛克長笛,包括 Sue Thomas、Katie Bedford、Emer McDonough、Kathleen Stevenson、Stewart McIlwham 及 Rachel Brown。梁氏過去曾參與多個國際藝術家的大師班,當中包括 Matthieu Dufour、Emily Beynon、Adam Walker、Juliette Hurel 等等。
梁氏現常駐於香港,並熱衷於以音樂教育培育下一代,現於多間中小學仼教。
李汶璁,於 13 歲時師承李家昌先生開始學習長號。2015 年開始入讀香港教育大學,主修長號演奏和音樂教育,跟隨長號家徐紹輝先生。
期後於 2018 年開始考入法國 Conservatoire à rayonnement régional de Paris,跟隨國際著名長號演奏家 Jacques Mauger 深造,於 2019 年畢業並獲取 concertiste 文憑。同年考入瑞士洛桑高等音樂學院 HEMU – Haute Ecole de Musique de Lausanne 修讀碩士學位。李氏於在學期間積極參與比賽,於 2020 年法國 international Léopold Bellan 比賽中獲得第二名。
李氏於法國和瑞士留學期間更有幸跟隨著名爵士樂家 Nils Worgram 深造爵士長號演奏,和古典長號教授 Jean Jacques Herbin 學習 sackbut 演奏技巧。
李氏活躍於不同古典和爵士樂團演出,當中包括瑞士洛桑歌劇院樂團,新蘇黎世管弦樂團,香港泛亞交響樂團,瑞士夫里堡爵士大樂隊,Mex Jendly big band,Happy Go Lucky Big Band,Island Express Jazz Orchestra 和 Mambassa collective 等等。多年來李氏亦有幸與不同音樂家共同演出,當中包括:Jacques Mauger,Eric Miyashiro,Antonio Hart,James Zollar,Justin Robinson,Alex Sipiagin,Ted Lo,Eugene Pao 等。
韓皓南在十九歲開始學習古典結他。韓氏畢業於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古典吉他演奏碩士,主修古典結他演奏,韓氏已考獲聖三一結他演奏文憑(優秀),八級電結他和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音樂理論。
作為一個活躍的表演者,除了在西班牙留學期間於西班牙各處演出外,韓氏亦曾參與並在不同的大師班演奏(David Russell, Ignacio Rodes, Tilman Hoppstock, Alex Garrobé, Meng Su, Irina Kulikova, Iliana Matos, Meng-Feng Su…),並得到一致好評。而且會定期於香港演出,韓氏先後參與六絃雅鈙二零一四年,模响(Musco)二零一六年和二零一七年的年度演出。曾在就讀香港浸會大學期間遠赴中國敦煌,蘭州,雲南等地方進行音樂交流和演出,演出足迹遍及歐亞大陸。
韓氏是一位創作型演奏家,改編和創作了不少流膾人口的作品,包括但不限於經典/流行音樂的結他獨奏和二重奏。其作品更在國内外廣爲流傳。他也是一位擅長於藝術跨界的音樂家。中國傳紀民族樂器,西班牙佛朗明哥結他和指彈結他等樂器的技巧都被融入其結他演奏中。在全面而紮實的演奏技巧、熱情又不失細緻的表演風格下,赢得了衆多樂迷的青睞。韓氏在國内外各大視頻平台擁有數萬粉絲,演奏視頻和音頻播放次數超過四百萬。 其所改編的樂譜亦在全球中廣泛流傳,得到不同國藉的結他手的肯定和彈奏。
自幼在音樂事務處跟隨李萍女仕學習琵琶。於 2016 年起於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跟隨張瑩女仕主修琵琶演奏,於 2018 年獲得文憑學位,於 2021 年獲得香港音樂學院音樂學士(榮譽)學位。
雷氏自學習琵琶起多次參與不同比賽,並屢次獲得佳績:在第 59 屆校際音樂節琵琶初級組、第 60 屆校際音樂節琵琶中級組、第 61 屆校際音樂節琵琶高級組及第 64 屆校際音樂節琵琶深造組中均獲得冠軍。在 2017 年首屆新加坡南洋國際音樂大賽(琵琶公開組)中,在香港賽區獲得第一名,並代表香港在新加坡與世界各地的琵琶演奏家比賽,成績優異。2019 年在第 20 屆大阪國際音樂比賽(民樂組)中奪得香港賽區第一名,並在日本的決賽中奪得 “エスポアール賞-Espoir Prize”。
雷氏也有豐富的演奏經驗。在 2010 年「國際詩人在香港」的開幕禮和閉幕禮中演奏琵琶名曲《送我一支玫瑰花》、《彝族舞曲》和《十面埋伏》;在 2018 年「民族魂中國夢音樂會」演奏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在 2019 年「大花獎詩歌頒獎典禮」中演奏名曲《龜兹舞曲》。
殷頌凱現時活躍於世界各地的指揮及色士風演奏活動。他現時擔任 Stephen F. Austin Symphony Orchestra 之副指揮。
殷氏自12歲學習色士風開始,已經發掘了自己在音樂演奏上的才能。並從中學參與管樂團開始,已經隨團在世界各地參與演出,包括台灣、新加坡、韓國、美國等國家。在浸會大學就讀期間,他師承黃德釗博士學習色士風演奏以及師承蔡浩文及魏龍勝先生學習管弦樂團指揮。殷氏現時在美國德薩斯州 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SFASO) 師承 Nathan Nabb 博士以及 Bob Eason 博士深造色士風演奏,以及師承 Gregory Grabowski 深造管弦樂團指揮。
自殷氏開始深造管弦樂團指揮,他已受邀請不同的指揮工作。他的指揮經驗包括業餘樂團、本地中小學、大專院校樂隊以及職業樂團。為了更深一步深造指揮技巧,他活躍於參與世界各地的指揮大師班,包括香港、美國、意大利等國家。殷氏成功在 SFASO 2022 年樂季順利舉辦了個人指揮音樂會擔任指揮帶領樂團演奏 Beethoven Egmont Overture 以及 Mozart Symphony No. 40,並大獲好評。
Judy started learning the violin and the piano at the age of 6. She is now studying Bachelor of Music in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 majoring in violin. She actively took part in various orchestral and chamber ensemble groups. Judy enjoys interacting with children and is patient in teaching. She wishes to raise students interest in music and excavate their potentials.
鍾影霖曾師隨林姿瑩博士、Olivier Nowak、羅鈞海先生修習長笛。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修長笛。曾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和大師班,包括雙溪樂饗、國際長笛藝術節等。並在 2017 年在台灣東吳大學舉辦了個人音樂會,回港後任職多間音樂機構並在香港學校培訓計劃擔任考試策劃及教學工作,並擔任多間中小學的長笛導師,也是一位長笛團和管弦樂團的管樂分部導師。
鍾影霖亦有豐富舉辦演出活動和帶領小組合奏的經驗,曾帶領學生到不同的音樂廳、迪士尼等等進行演出演出。
現任香港中樂團署理高胡首席。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托基金獎學金得主(2019-20)。
黃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碩士,雙主修高胡及二胡,師承余其偉和黃安源。亦於 2019 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學士(一級榮譽)。為 2016 至 2017 年度香港演藝學院協奏曲比賽優勝者,在學期間曾獲 2019 至 2020 年度蔡永善醫生伉儷紀念獎學金(音樂)、2016 至 2017 年度領賢慈善基金奬學金、2015 至 2016 年度梁思豪獎學金。
黃氏多次以獨奏家身份與香港中樂團合作演出大型協奏曲,包括高胡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何占豪、陳鋼曲 吳大江編曲)、高胡與樂隊《秋江水雲》(余樂夫曲) 、四件樂器與樂隊《下一站月球》(伍敬彬曲、香港中樂團委約/首演)。黃氏亦於 2019 年 11 月在星海音樂學院郎朗音樂廳世界首演余樂夫高胡作品《光年無限》。
梁氏畢業自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修讀長笛演奏碩士及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長笛及短笛。在英國深造期間跟隨 Laura Jellicoe 學習長笛及 Janet Richardson 學習短笛。在港時跟隨莊雪華女士學習長笛及短笛。梁氏亦活躍於香港不同的團體及機構合作表演,包括大館,RubberBand,香港節慶管弦樂團(Hong Kong Festival Orchestra),及香港浸會管弦樂團及香港銀河管樂團(Galaxy Wind Ensemble)等等。在二零一五年,梁氏於香港國際音樂節西樂合奏小組獲得冠軍。除此之外,亦在不同大師班作示範生,包括:Marc Grauwels, Susan Milan, Adam Walker 及 Jennifer Hutchinson 等等。除了七年的私人教授之外,梁氏於香港不同學校教授長笛及樂團指揮,包括聖若瑟英文中學及浸信會呂明才小學等。
Violinist/Violist Amy Wong is an active musician well experienced in both classical and functional events performances. She studied violin with Dr. Jennifer Dalmas, and obtained her Master of Music, majoring in Violin Performance in 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Texas with full-tuition scholarship. During her study here, she was the Concertmaster of the SFA Orchestra of the Pines and various event ensembles, under the baton of Dr. Gene Moon, Dr. Pierre-Alain Chevalier and Dr. Gregory Grabowski. She was also a first violin player of The Longview Symphony Orchestra and participated in all their concerts in her stay in SFA. In 2019, Amy received full scholarships attending the Texas Music Festival and Red Rocks Chamber Music Festival. Amy continued her violin performance studies in 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under Professor Yi-Wen Jiang, who’s the former Second Violin of the Shanghai Quartet and first prize-winner of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s. In 2020, she was the concertmaster of 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 Symphony Orchestra. Amy has been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masterclasses held by renowned musicians, including Shmuel Ashkenasi, Cho-Liang Lin, Weigang Li, Masumi per Rostad, Andra Darzins.
During her college time, Amy was also consecutively awarded the Talent Development Scholarship by HKSAR Government Scholarship Fund.
Before her studies in the States, she studied violin with Mr Ting Fan, who’s the Chief Conductor of The Saig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nd the former Second Violin Principal of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my furthered her study in viola with Mr Yu Sun, who is the Solo Violist of Tonhalle-Orchester Zürich, and was formerly the Solo Violist of the renowned 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and Principal Violist at the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my is now studying viola with Mr Roger Benedict, who was the first principal viola in 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London and the same position in the 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He is also the Chief Conductor of the Sydney Conservatorium Symphony Orchestra and a frequent guest conductor with the 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
Amy has taught continuously in Hong Kong, United States, and Sydney for more than 10 years. She has given private lessons and group classes coaching in music centers and schools.
陳茝貞為本地活躍的年輕色士風家,她的演奏足跡遍佈中國、泰國、日本、美國、荷蘭等多個國家。她亦為第 18 屆大阪國際音樂比賽香港區準決賽和香港卓越音樂家大賽 2020 冠軍得主。
陳氏活躍於海外交流活動,包括北美洲色士風聯盟會議、世界管樂大賽及亞太薩克斯風研習營等。她亦積極參與多個國際知名色士風大師的大師班,包括 Vincent David、Timothy McAllister、Nathan Bogert、Stephen Page、Rhonda Taylor、須川展也、謝德驥、及 Habanera Saxophone Quartet 等。
陳氏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色士風,師承陳中豪老師。她亦曾遠赴美國鮑林格州立大學,跟隨國際大師 Dr. John Sampen 深造色士風演奏。在學期間,陳氏獲頒多個獎學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才藝發展獎學金及多個校內獎學金。
陳氏是多個本地樂團的成員,包括 La Sax Saxophone Ensemble (HK) 、香港專業管樂團、New Hong Kong Philharmonia 及香港青年管樂演奏家。她亦熱衷於爵士樂及流行樂。她是本地爵士樂隊 FTLO Big Band 的成員,亦曾與本地流行樂隊和歌手 The Hertz、Kowloon K、阮兆祥等合作,並曾與王者匡 (Harry 哥哥) 一起巡迴演出。
除了豐富的演奏經驗,陳氏擁有多年教學經驗,曾為本地小學管樂團指揮,現在不同的中小學任教色士風。她獲 Muse Music Asia Association 和香港青少年表演藝術交流發展協會頒發最優秀老師獎項。
李威霖在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音樂,取得音樂文學士(榮譽)。李氏在浸會大學修讀期間,曾擔任該學校交響樂團團長和香港巴洛克室樂團團長一職,其後考獲獎學金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音樂碩士學位,主修小提琴演奏。在學期間他師從黃衛明先生、凌顯佑先生、蔡睿先生及 Daniel Ching 學習小提琴,並參與多個小提琴以及室內樂大師班,得到 Kathleen Wrinkler, Daniel Jordan, David Kim, Leo Philips 及 Robert Diaz 指導。此外,李氏還受 Miro Quartet 成員的指導。
李氏熱愛表演音樂,包括獨奏、室內樂及管弦樂。他在中學時以優異成績考獲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小提琴高級演奏文憑的資格(Violin LTCL, Distinction),其後以優異成績考獲英國聖三一音樂學院中提琴演奏文憑的資格(Viola ATCL, Distinction)。亮相於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等等。在 2014 年,李氏隨同香港巴洛克室樂團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演出 ,深受好評。在室內樂方面,李氏於 2017 年在第五屆 Princess Galyani Vadhana International Ensemble Competition 取得第三名。此外,他在美國留學期間,曾獲全額獎學金參與第三十屆 Texas Music Festival,並擔任團長一職。
李氏對表演充滿熱情,他亦熱衷於教學十多年,曾擔任挪威國際學校、培正小學、軒尼詩道官立學校等的小提琴導師。
李氏現時為香港小交響樂團小提琴手。
鄺保琪 Kwong Po Ki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2022 年以優異成績獲音樂碩士學位,主修揚琴,師從香港中樂團揚琴首席李孟學老師。2020 年獲演藝學院音樂(榮譽)學士學位,曾獲頒發區永熙藝術教育獎學金、張學友獎學金及柏斯音樂基金會獎學金。
鄺氏自九歲起學習揚琴,中學時期師從吳朝勝老師。在學院期間曾師從余美麗老師,亦曾受中央音樂學院揚琴名師王玉珏老師指導及隨潘偉文老師學習廣東音樂。
2015 及 2019 年跟隨香港揚琴藝術團分別赴台灣及北京代表香港演出。2019 年入選為香港電台「樂壇新秀」之一,參與電台錄影及錄音節目;同年 8 月隨香港青少年國樂團於加拿大與多倫多中樂團合作演出,擔任《憶事曲》獨奏。2020 舉辦首場個人畢業音樂會。2021 年於演藝中樂團實習音樂會,被挑選擔任協奏曲《狂想曲》的獨奏;同年 7 月獲邀於香港青少年國樂團《曲中詩,樂中畫》獨奏《天山詩畫》,大獲好評;同年參加由香港電台第四台舉辦的「學界音樂廳」,演奏《漠舞》及《天山詩畫》。2022 年完成個人碩士畢業音樂會,當中包括《樓蘭女》及《弄火》(香港首演)等高難度樂曲;同年於演藝中樂團音樂會《月樓響宴》被挑選擔任協奏曲《樓蘭女》的獨奏;同年十月於香港電台第四台節目《四個加埋 100 歲》接受訪問及演奏《小桃紅》等樂曲。
鄺氏現為竹韻小集特約樂師、嘉迪音樂特約樂師、香港青少年國樂團及香港揚琴藝術團團員,亦是音樂事務處兼職揚琴導師,並於多間中小學擔任揚琴導師,包括:喇沙小學、德望學校、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聖羅撒學校等等。
16 年表演、比賽經驗、6 年二胡教學經驗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主修二胡,並曾在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修讀。
現全職為二胡導師,於各中小學、私人教學、比賽評審等,致力培育學生,並與不同領域的人才合作,推廣二胡。
先後師從林昱廷教授、許绍文老師、劉虹老師、張曉輝老師,並受曹德維、嚴潔敏、蕭白庸、張重雪著名二胡演奏家指導。
區凱棋於 2022 年畢業於英國皇家伯明翰音樂學院,取得大提琴演奏碩士學位。師承聖馬田室樂團前首席 Lionel Handy 教授。
區氏九歲開始師隨齊漢芳老師及安悦老師習琴。2020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得榮譽音樂學士學位,師從董曉露老師主修大提琴。同時亦師從香港古提琴演奏家林添偉副修古提琴。多次被邀請參與香港早期音樂協會舉辦的音樂會,以古提琴手身份擔任獨奏一員。
在英國留學期間,區氏獲得不少參與大提琴大師班的機會,受大提琴家 Julian Lloyd Webber、王健、Toke Møldrup、Ulrich Heinen 及知名大提琴教育及演奏家 Hannah Roberts 等的指導。區氏在學院作為大提琴助理首席期間,合作過的指揮包括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指揮 Michael Seal 和西雅圖交響樂園指揮 Ludovic Morlot。室內樂方面則受到過 Castalian String Quartet 及 Lindsay String Quartet 的成員指導。
除了礸研音樂獨奏表演外,區氏亦積極參與不同音樂類型的表演和訓練,領域涵蓋弦樂四重奏、交響樂團、巴洛克早期音樂演奏法及音樂教學法。在校期間被校方多次邀請參與公開演奏及獨奏,均獲得一致好評及讚賞。
區氏擁有超過十年教學經驗,現為油麻地天主教小學大提琴樂器班導師、嘉諾撒聖心學校弦樂組導師及音樂事務處兼職大提琴導師。
鄭皓宗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自六歲起開始習琴,師隨陳浩堂副教授。他常於香港校際音樂節獲獎,並曾參與亞洲青年管弦樂團和肯特盛放音樂節。他曾贏得演藝學院協奏曲比賽,聯同演藝交響樂團演出蕭頌的《詩》,作品 25。皓宗室樂演奏經驗豐富,亦活躍於香港各大演出。 他現為 2021/22 樂季「音樂新晉薈萃」的樂手和香港小交響樂團的特約樂手。
吳氏自六歲起學習鋼琴,隨後學習古箏和手鈴等樂器,並參與各種音樂比賽及活動。從 2019 年開始教導鋼琴及伴奏。現時就讀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士,跟隨香港鋼琴演奏家羅乃新女士主修鋼琴。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樂理及八級鋼琴,並於 2015 及 2016 年分別獲得亞太新星鋼琴大賽七級冠軍及八級殿軍。現時專注於修讀大學課程和教育工作,同時參與學校的合唱團,學習如何以獨奏以外的形式傳達音樂,更全面地認識音樂。教學專注於發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希望讓學生從中學習如何用音樂表達自己,及了解不同樂曲的真正意義。課堂會按照學生的能力及參考家長的意見決定課堂節奏,令課堂能成為學生的喜好而非壓力來源。
Samson Ng,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碩士)及美國 Musicians Institute(現代鋼琴演奏學士),是香港少數同時持有現代鋼琴演奏學士學位及古典音樂碩士的音樂人,在港奠定了古典及流行鋼琴的基礎後遠赴美國荷李活深造現代音樂。在美國留學時期曾跟隨多位著名鋼琴手(包括:Russell Ferrante、Alberto Salas、Mamiko Kitaura 等)學習演奏及編寫不同風格的現代音樂(Latin、Jazz、Pop Ballad、Rock、Funk、Blues、Soul、R&B、Fusion、Film Music),並同時修讀電影配樂。
Samson 多年來演出經驗豐富,在美國留學期間曾在電視台選秀節目為歌手作鋼琴伴奏,並於校內外的各種活動中擔任鋼琴及鍵琴手;在港時亦曾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太空館、各區文化中心及表演場地出任爵士樂隊、搖滾樂隊、管弦樂器、敲擊樂團、個人聲樂演唱、婚禮的鋼琴及鍵琴伴奏,更曾於 Live House 中擔任駐場鍵琴手,歷年來參與演出達數百場。
除了主樂器,Samson 也曾在多個音樂劇及樂團擔任爵士鼓手、和音歌手、合唱團員(男低音)、舞台副總監及音樂總監。在音樂創作上,Samson 曾為音樂劇編曲,並曾參與泰迪羅賓電影《八步半喜怒哀樂》的配樂,也曾為樂隊 Supper Moment 的演唱會間場短片進行配樂。
Samson 有逾 10 年教學經驗,曾在大型連鎖琴行任教,擅長教授即興流行/爵士鋼琴,教學對象主要為成人及青少年,程度由初學至音樂系畢業生,授課時致力於啟發學生在音樂上的創意及自由度,將樂理和樂曲分析融入演奏中,在學習不同樂曲的同時,更會一步步引導學生去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和演奏風格,讓他們可以在鋼琴上自由、隨性地表達自我。
另外,有別於坊間流行鋼琴速成課程將彈奏過份簡化及 Pattern 化,Samson 重視每首歌的獨特性及細節,並擅於將歐美前衛時髦的現代鋼琴風格融入廣東流行曲當中。無論是初學者想直接學習時尚的流行曲彈奏手法,或者已彈奏流行曲多年但覺得自己的即興手法重重覆覆不知如何突破,Samson 都很樂意將他所知的在課堂上一一分享,並竭力幫助學生成為更好、更有個性的現代鋼琴手。
現為香港中樂團處理高胡助理首席、香港演藝學院胡琴主修導師和香港中樂團胡琴樂器班導師,並同時以音樂人的身分活躍於不同類型藝術活動。
超過 15 年教學、表演經驗。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音樂碩士(雙主修二胡及高胡),在學期間麥氏曾多次獲頒發不同的獎學金以表揚其優秀表現,包括「埃克森美孚獎學金」、「垂誼樂社獎學金」和「匯豐銀行獎學金」
麥氏先後跟隨張曉暉、陳耀星、王國潼、余其偉及張重雪學習不同種類的胡琴,更曾多次遠赴北京跟隨陳耀星將軍深造二胡演奏, 並於 2015 年加入香港中樂團成為全職胡琴樂師。
麥氏曾擔任香港中樂團署理二胡首席、香港演藝學院中樂團首席、香港樂樂國樂團首席/指揮和香港青年中樂團中胡首席,其表演足跡遍及比利時、德國、捷克、澳洲、芬蘭、俄羅斯、索契、韓國、新加坡、日本、中國、台灣、澳門等地進行演出及藝術交流。
麥氏多次以獨奏家的身份與多位著名指揮家和演奏家合作,當中重要的包括:
與香港中樂團於「余其偉的音樂世界-從藝、從教 46 周年」音樂會中合作,演出高胡協奏曲《紫荆花》
與著名二胡演奏家趙寒陽先生於「王國潼 80 大壽誌慶音樂會」中合作演出雙二胡與樂隊《山謠》
與香港鋼琴家朱偉恒先生於「千古風流現沙場」音樂會中合作演出鋼琴與二胡協奏曲《尋覓.時空的旅程》
與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古西薛托先生於「垂誼樂社-樂.誼國際音樂節」中合作演出二胡與小提琴雙協奏《靜.淨》
於 2016 年舉辦《麥嘉然二胡與高胡音樂碩士畢業演奏會》
與指揮洪俠小姐於《魚尾獅傳奇 – 情系南洋》音樂會中合作演出高胡協奏曲《魚尾獅傳奇》
與指揮家劉炬先生於「長城心韻-劉炬指揮二胡大師閔惠芬先生紀念音樂會」 中演出二胡獨奏曲《長城隨想》
與樂樂國樂團於「蓋世英雄傳」中合作和黃心浩先生一同演出雙二胡協奏曲《楚頌》
與指揮王甫建先生於「春花秋月-王甫建指揮專場」音樂會中演出高胡與樂隊協奏曲廣東音樂《鳥投林》。
除了中樂演出,麥氏亦經常參與跨媒體演出,包括參與 Fusion 音樂小組嘉迪音樂於戲曲中心表演的《悠揚音韻樂中庭》、Ensemble Transience 瞬.樂團《雜秩亂序》多媒體音樂會、Ivy’s Ballet Company 「足尖上的旅程」多媒體演出、全球華人流行音樂總會慈善音樂會,和多次參與大小學教育專場演出,並獲 Flower Music 花好音樂和虎豹樂圃邀請進行錄音工作。
周子維是香港土生土長的雙簧管演奏家及雙簧管簧片製作人,畢業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雙簧管演奏。周氏於就學期間師隨譚子輝先生研習雙簧管,也曾參與由 Dwight Parry 和 Juan Manuel Garcia-Cano 作指導的雙簧管大師班。他亦曾跟隨邱嘉祺先生、黃雅玲小姐以及鄭詠輿小姐學習。
周氏熱衷於樂團演奏,常參與不同樂團演出。周氏曾與翱樂管樂團、香港愛樂室樂管樂團、Collegium Musicum Hong Kong、香港浸會大學管弦樂團、香港浸會大學管樂團、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管弦樂團、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管樂團,以及香港教育大學管樂團合作。
梁嘉俊博士演出足跡遍布北美、歐洲、亞洲等世界著名演奏廳,如美國紐約卡奈基音樂廳,美國波士頓交響大廳,意大利喬瓦尼.阿維迪禮堂和香港文化中心等。多次以獨奏者身份隨香港巴羅克室樂團(Collegium Musicum Hong Kong)和美國波士頓大學巴羅克管弦樂團(Boston University Baroque Orchestra)等著名樂團演出,並受到高度讚揚。
梁氏亦曾出任多個樂團首席,如美國馬薩諸塞州交響樂團(UMass Boston Orchestra)、美國波士頓大學交響樂團、香港巴羅克室樂團、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等。他經常受邀到多個室內樂音樂節,包括美國歐柏林音樂學院巴洛克表演學院(Oberl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Baroque Performance Institute)、美國阿里安娜室內音樂節(Arianna Chamber Music Festival)等,並在2018年意大利克雷莫納國際小提琴大賽公開組(Cremona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Senior Category)奪得優勝者名次。
梁氏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小提琴表演博士(DMA)、碩士(MM)、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院學士(BA)。在學其間獲得了 Roman and Melanie Totenberg 弦樂獎學金攻讀博士,亦著名的 Pi Kappa Lambda 美國音樂榮譽協會的終身榮譽會員。師從著名美藉小提琴教育家 Yuri Mazurkevich 教授、美籍韓裔小提琴家、香港管弦樂團二提副首席梁文瑄(Leslie Ryang)習琴。
梁氏現任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 ADMS Violin Mentorship Programme 小提琴導師,香港國際音樂藝術節比賽評委,同時為香港小交響樂團小提琴合約樂手。
鄭沛聰,先後隨蔡國田及史安祖學習單簧管,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就讀音樂碩士和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學士),主修單簧管。鄭氏已有多年吹奏單簧管的經驗。鄭氏已考獲單簧管聖三一演奏文憑(LTCL),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色士風和樂理。
鄭氏活躍於不同的樂團,包括在香港浸會大學管樂團,寰宇交響樂團和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擔任樂手。鄭氏曾參與的表演包括:譜 TEEN 同唱萬人音樂會,concert at the Musicarama Festival,暴雪游戲現場音樂會(深圳站),蓮花山公園音樂節(深圳)香港電台聖誕狂想曲 2016。鄭氏也為不同的歌星作伴奏,包括:盧巧音、吳國敬、胡渭康、林志美、連詩雅、陳奐仁等等。鄭氏也曾在澳門永利賭場開幕禮中為李玟和著名男高音 Andrea Bocelli 伴奏。
鄭氏積極參與比賽,曾在曼哈頓國際青年藝術家音樂節和柏斯音樂節中獲得第三名的成績,更於香港演藝音樂節中獲取第二名的成績。
羅瑋諾,現為 Hootersmae Brass 品牌代言人,於 2022 年以榮譽等級畢業於英國皇家伯明翰音樂學院,取得音樂碩士學位。師承 Matthew White 及 Philippe Schwartz。
羅氏八歲開始師隨謝暖華學習上低音號,十歲兼修長號。在學期間,羅氏曾經十次奪得香港校際音樂節冠軍。2011 年更奪得 SliderAsia 亞洲長號音樂節公開組冠軍。
羅氏於 2020 年在香港演藝學院獲得音樂(榮譽)學士學位,師從 Ben Pelletier。除獨奏演出外,羅氏亦致力參加管樂團和管弦樂團等不同類型的音樂表演,曾擔任香港愛樂室樂管樂團之低音長號手。羅氏亦積極參與多個大師班,曾受到國際知名演奏家 Steven Mead,Misa Mead,David Childs,Bastien Baumet,Adam Frey,Patrik Randefalk,Chris Robertson,Sarah Willis 及 Jonny Bates指導。
在英國留學期間,羅氏曾擔任英國銅管樂團 The Staffordshire Band 的成員,亦曾多次被邀請參與公開演奏及獨奏,均獲得一致好評及讚賞。
Charlotte Tong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作曲及小提琴。隨後,她獲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現正主修作曲碩士學位,及擔任大學助教。在學期間,她跟隨陳慶恩教授及 Prof. Christopher Keyes 學習作曲,並師從羅曼四重奏創辦人及前香港小交響樂團副首席張文蕊博士深造小提琴。
在作曲方面,她的作品曾被香港創樂團,Nova Ensemble,敲擊襄公開演出。其作曲亦入選「音樂新一代 2020」決賽,在香港電台第四台廣播。
她同時熱衷表演,活躍於獨奏,室内樂和管弦樂團表演。她曾為浸會大學交響樂團,馬勒樂團,香港節慶管弦樂國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手。
男中音林俊廷生於香港,活躍於歌劇界,曾與多個歐亞歌劇團和樂團合作。林氏分别在香港演藝學院、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和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學習期間獲得多個獎學金,包括香港歌劇院嘉華國際海外研究生獎學金、亞洲藝術音樂推廣基金會獎學金及約瑟夫•魏恩加滕獎學金等。
林氏曾演出的歌劇角色超過三十個,當中包括威爾第《馬克白》的馬克白、萊翁卡瓦洛《丑角》的托尼奥、莫扎特《費加洛的婚禮》的伯爵、羅西尼《塞維利亞理髮師》的費加洛、唐尼采蒂《老柏思春》的柏思古、比才《卡門》的鬥牛士、楊納傑克《狡猾的小狐狸》的林務官、奧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的四惡人、布烈頓《仲夏夜之夢》的博托姆和韓德爾《凱撒大帝》的凱撒大帝等;合作團體包括香港歌劇院、非凡美樂、英國溫斯洛大樓歌劇團、德國柏莎祖歌劇團、法國博熱歌劇團等,並在多個著名劇院亮相,包括紐瓦克皇宮劇院、韋克菲爾德皇家劇院、布里斯托爾舊維克劇院和溫徹斯特皇家劇院等。
歌劇以外,林氏亦在各類音樂會中擔任獨唱,曾與多個團體合作,分別演出了海頓的《尼爾森彌撒曲》、巴赫的《D 大調尊主頌》、孟德爾遜的《第一個沃普爾吉斯之夜》、韓德爾的《彌賽亞》、佛瑞的《安魂曲》和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林氏曾獲邀在匈牙利布達佩斯朱迪特·喬薩美術館、英國紅土歌劇團、密德蘭歌劇團、牛津歌劇社及高雲地利聖三一教堂的歌劇音樂會中擔任男中音獨唱,廣受讚賞。林氏亦曾在多個表演場地舉行個人獨唱會,在二零一九年獲拉格比聖安德魯教堂邀請於拉格比文化節中獻藝,並在二零二二年於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顯才華」系列的《林俊廷男中音演唱會》。最近,林氏獲邀跟匈牙利 MÁV 交響樂團合作,於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麥家樂指揮的歌劇《孔子傳》中的孔子。
林氏是不少聲樂比賽的優勝者,當中包括香港國際音樂節、倫敦藝術大師國際大賽、利明頓溫泉音樂節、威爾斯阿伯加文尼藝術節、艾希莉安歌劇獎、伯明罕音樂學院歌唱獎、羅馬國際音樂大賽、瑞典北方國際音樂比賽、哈薩克「二十一世紀才藝」國際音樂比賽、加拿大魁北克國際音樂比賽、美國古典音樂國際比賽、國王峰國際音樂比賽、奧丁國際音樂比賽、瑞士國際音樂比賽、匈牙利達努比亞人才李斯特國際音樂比賽、全球天才音樂大賽、意大利國際音樂比賽及羅西尼音樂學院「歌」國際聲樂大賽等。在二零一七年,林氏被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選為該年在歌劇表演中表現最傑出的學生,獲頒發聖克萊爾•巴菲爾德歌劇優秀紀念奬。在二零一九年,林氏因在法國博熱歌劇節中表現優秀,獲頒發吉爾·羅德里格斯獎學金以表揚其為該年「最具潛力的演唱者」之一。
林氏不但是活躍於歌劇界的男中音,還是一位中樂表演者,曾任伍華中樂團的團長、中阮及三弦演奏員、香港城市中樂團的大阮及中阮樂師、耀東中樂團和絲雅樂集的中阮樂師。為推廣中國音樂,林氏除了參與在音樂廳舉行的大型音樂會,如《中樂名曲齊齊賞》和《歷史導賞音樂會》等樂團的週年音樂會外,亦積極參與各社區活動、晚宴、酒會等場合的小組演出。此外,林氏亦擅長中阮的即興演奏,更被評為「技術嫻熟、到位,情感表達得豐滿貼切」。近年,林氏積極地於海外推廣中國音樂。二零二零年,林氏參與了伯明罕歌劇公司和文化中心組織的音樂項目「It Gets Lighter From Here」。二零二一年,林氏在西班牙國際藝術節器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並在 Tête à Tête 倫敦當代歌劇節擔任樂團中阮手。
演出以外,林氏對教學亦充滿熱誠,全情投入於音樂教育和合唱指揮工作。林氏於香港演藝學院學習期間,以良好的成績修畢聲樂教學法及合唱指揮課程;在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攻讀碩士的首學年,成功在校舉行了為期半年的歌劇工作坊和音樂會。林氏為香港音樂導師同盟的會員,曾於二零一五年六月於柏斯演奏廳舉行首場學生音樂會。除了私人教授聲樂、阮、柳琴及樂理十多年外,林氏亦曾任職於多間音樂中心及琴行。林氏也曾擔任嘉華香港歌劇院夏令營的助理聲樂指導、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及救世軍卜維廉中學的聲樂導師及合唱團指揮、英國沃珀拉歌劇計劃的語言指導、Tête à Tête 當代歌劇節的導演、美聲匯到校音樂劇工作坊的聲樂導師、俄羅斯器樂及聲樂藝術節國際音樂比賽和 Virtuozy 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判等,現為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及香港國際音樂學校的聲樂導師和葉氏兒童合唱團的導師和指揮。林氏所指導的學生在多個比賽中奪冠,當中包括貝辛斯托克音樂藝術節、格蘭瑟姆音樂節、庫爾斯頓和普利音樂節、布里斯托音樂節、朗威爾格林與金斯伍德表演藝術節、豪恩斯洛音樂節、紐卡斯爾安德萊姆音樂節、霍姆弗斯音樂節、東格林斯特德音樂藝術節和利明頓溫泉音樂節等。
鄭氏早年師從中國著名作曲家兼鋼琴家毛青南教授及毛婭女士、香港著名鋼琴演奏家及教育家盧嘉博士及楊習禮先生。鄭氏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碩士,並擁有多個音樂專業資格,包括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文憑(ATCL)、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八級、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樂理八級等。鄭氏演出經驗豐富,經常受邀出席大師班演出,並於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深圳音樂廳等地演出。鄭氏亦從小參加許多海外大師班與不同的海外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深造,包括兩次造訪維也納和美國加州三藩市、洛杉磯等地。鄭氏亦曾於多個本地、內及海外鋼琴大賽屢獲殊榮並擁有多年教學經驗,學生亦曾於香港校際音樂節、香港演藝精英盃音樂大賽等多個本地賽事獲取優異成績、皇家音樂樂理及鋼琴術科考試亦考獲優異成績。
林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並修讀音樂系(學士),主修單簧管。先後跟隨劉翠珊女士,史家翰先生學習單簧管。林氏已考獲單簧管聖三一演奏文憑(ATCL)。
林氏活躍於各樂團參與演出,曾參與 2021 泛亞樂團,2019 香港單簧管節,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2011 台灣 WASBE 管樂團節,桃園管樂團節等演出。
林氏有 7 年教學單簧管經驗,在多間學校擔任單簧管導師,包括聖羅撒小學,聖公會莫慶堯中學,聖羅撒書院。此外,還有私人一對一,小組合奏,樂團指揮等教學。學生年齡由幼兒至成人,程度由初級至演奏級,於考試及比賽中都有取得了優異 distinction 的成績。
香港年輕鋼琴家——許澤煒先生——是一位充滿熱誠、備受學生愛戴的鋼琴老師。許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演奏,師承楊習禮先生。他亦曾跟隨李允琪教授和陳啟揚博士學習作曲,及潘曉彤博士和莫安娜博士學習鋼琴教學法,其後更修讀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初階鋼琴教學法課程,跟隨 Dr. Dale Wheeler 學習,音樂根柢紮實。
許氏屢屢在國際性比賽中獲得傑出成績。包括於 2017 年蕭邦紀念獎香港國際鋼琴比賽的即興曲組中,榮獲第一名及一等獎。同年,於維也納維瓦爾第國際青年音樂比賽中,取得第三名的佳績。
2017 至 2018 年間,許氏投入特殊音樂教育,曾於樂善堂楊小玲言語治療中心擔任音樂導師,為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童教授音樂知識及簡單樂器。2021 年,許氏獲邀到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舉行講座。2023 年,許氏更獲邀成為 Prestige Music Academy 之幼童音樂啟蒙課程總監。
許氏熱衷教學,學生在不少全球性比賽中屢獲佳績,教學成果備受肯定。2018 年,他獲得香港青少年表演藝術交流發展協會頒發「傑出教師獎」。2019 年,亦獲香港國際音樂及藝術家協會頒發「優秀導師獎」。許氏更連續於 2021 和 2022 年獲國際藝穗協會賽委會頒發優秀導師榮譽獎。
所教授的學生曾考獲級數:
所教授的學生曾獲的比賽獎項:
自幼受古典音樂薰陶,學習小提琴、鋼琴、二胡。曾任浸會大學弦樂團首席、亞洲室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並代表香港參與於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辦的「第三屆歐亞音樂節」、烏拉爾愛樂樂團首席 Evgeny Markov 小提琴大師班、斯洛伐克國際音樂節中取得弦樂金獎、曼谷國際音樂節總決賽、釜山國際音樂節表演嘉賓等等。
除了世界各地過百場演出經驗外,亦曾與多個國際享負盛名的獨奏者合作並同台演出,當中包括美國小提琴家 Joshua Bell、香港鋼琴家李嘉齡(Colleen Lee)、香港鋼琴家查可倫(Helen Cha),著名指揮家 Vassily Sinaisky、著名指揮家黃屹、香港歌星譚詠麟、蘇永康、謝安琪等等合作。
錢氏是一位充滿激情的小提琴家,出生於香港,4 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1 歲已考獲演奏級 ATCL。他曾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師承著名小提琴家及教育家 Ray Tsoi 和 Gary Ngan,並取得音樂學士學位。於畢業同年,他考獲獎學金到英國深造,於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修讀音樂演奏碩士,在該學院師從梅紐因國際小提琴比賽得獎老師 Callum Smart 和 Leland Chen,從中學習到各種演奏技巧和教育法。
此外,錢氏還贏得了不少比賽第一名,包括第六屆香港演奏家音樂大賽比賽和香港青年音樂大賽,亦曾獲邀擔任香港菁英音樂比賽評判。於英國深造期間,他有幸參與了不同 side-by-side program,並跟歐洲室內樂團,Halle Orchestra 及 Manchester Camerata 同台演奏。他曾以樂團團員身份在香港巴羅克室樂團和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演出。
錢氏亦活躍於音樂獨奏,曾到訪韓國、馬來西亞、意大利和英國等許多國家進行表演與交流。此外,他還參加了由寧峰、Pavel Fischer 和 Ben Holland 等世界知名獨奏家大師班,造詣非凡。
錢氏是香港資優教育教師協會的音樂理事,在教授各級學生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教學宗旨是令學生從心喜愛音樂,並於音樂中有所體會和得着。於香港教學六年期間教,學生於 ABRSM 皆考獲佳績。其後在英國深造,並於當地教授音樂學院學生,師隨世界知名小提家琴學習不同教學法,希望以自己的專業和熱誠教育香港新一代學生。
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創意藝術及文化(音樂)榮譽文學士學位,主修鋼琴,受教於鍾兆燊和鍾志和,在校期間為合唱團首席司琴,亦曾奪得 MUsic Skills Engancement Scheme (MUSES) 室樂比賽冠軍,現為桃李之聲男聲合唱團司琴。
徐氏活躍於鋼琴伴奏及室樂合奏演出,歷年來參與多位音樂系學生於畢業音樂會、海外比賽及考試作鋼琴伴奏。 並於 2019 年獲邀參與《香港電台樂壇新秀》作節目錄製演出伴奏,及於同年聯同著名意大利薩克斯風演奏家 Marco Albonetti ﹝馬可‧亞伯涅堤﹞到香港電台作室樂合奏錄製了一系列 Astor Piazzolla ﹝阿斯托爾·皮亞佐拉﹞作品。
除專注於鋼琴演奏外,徐氏亦熱心於音樂教育,在學期間已開始教導學生,多年來學生亦在各項比賽間屢獲殊榮。
除鋼琴外,徐氏亦學習西洋敲擊及指揮,在校期間同為教育大學管樂團敲擊首席及學生指揮。現為翱樂管樂團敲擊首席及助理指揮,亦不時參與不同樂團作特邀樂手演出。
徐氏現為青年會書院管樂團指揮,基督書院敲擊樂導師及樂團指揮,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敲擊樂團指揮。
曾教授學校包括:
–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
– 路德會沙崙學校
–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
–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
– 基督書院
– 青年會書院
–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等等..
並先後帶領路德會沙崙學校於香港演藝音樂節 HKPAF 2019(敲擊樂團組)獲得銅獎 及於香港聯校音樂大賽 2019(小學小組合奏—敲擊樂)奪得金獎。
陳氏畢業於美國加洲浸會大學音樂碩士學位課程,主修小提琴演奏。先後跟隨香港管弦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范丁先生,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小提琴教授 Dr. Gregory Lee,台灣中提琴家 Dr. I-Ting Huang,及韓國小提琴家 Dr. Jin Hee Kim 研習小提琴。此外,陳氏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並獲頒學術成就獎(Scholastic Award)。
陳氏多次亮相於本地及美國的音樂會,曾為美國加洲浸會大學交響樂團、美國加洲浸會大學室內樂團、美國 Sewanee Symphony,馬勒樂團,及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樂手,並與多名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同台演出,包括格林美獎得主及布法羅愛樂樂團音樂總監 JoAnn Falletta、漢密爾頓愛樂樂團音樂總監 Gemma New、著名美國小提琴家 Anne Akiko Meyers、當代作曲家及指揮家譚盾先生及香港弦樂團創辦人姚珏女士。
陳氏自 2007 年投身小提琴教育,其後入讀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加洲浸會大學並修讀音樂;先後有學生入讀本地大專院校的音樂學位課程。此外,陳氏亦在多間學校擔任小提琴導師,包括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育賢學校、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美國 Riverside Arts Academy、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
馬思敬是一位在香港出生和長大的長笛演奏家。他於 2020 年以一等榮譽畢業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師從 Katie Bedford 和 Sue Thomas,之前曾師從 Gitte Marcusson 和 Andy Panayi。 2018年,他被一致評選為Sevenoaks年度青年音樂家,2019年他是Springboard 協奏曲比賽公開組以及Galyani Vadhana公主國際比賽的冠軍。另外他還在 2018 年與 Lydian Orchestra 擔任獨奏家。
馬思敬於6 歲開始在 Candace Chan 老師的指導下吹長笛,10 歲開始在 Ivy Chuang 老師的指導下吹長笛。 他被聖保羅男女混合學院的音樂天才計劃錄取。馬思敬曾任馮啟文先生指揮下的基灣小學(愛德里奇灣)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以及顧嘉敏女士指揮的聖保羅男女合校管弦樂團的首席長笛。他曾在英國、法國、奧地利、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日本、台灣、北京、廣州和香港以獨奏和管弦樂隊的身份參加比賽並演出。喬納森在香港學校音樂節上多次獲得長笛獨奏獎項,並於 2015 年獲得帕森的管樂、銅管和打擊樂音樂獎學金。馬思敬在 2018 年第九屆新加坡長笛節公開比賽中獲得二等獎,以及曾入圍第三屆柏林國際音樂比賽、韋斯特本協奏曲比賽決賽,併入圍卡爾·詹金斯爵士音樂信託基金和 2019 年布羅姆斯格羅夫國際音樂比賽的半決賽。
馬思敬曾在全球為 Julien Beaudiment、Loic Schneider、Robert Manasse 和 Adam Walker 舉辦的各種大師班演出。他曾為中國的教育發展計劃和麻風村籌款演出。他是聖保羅男女合校長笛合唱團的創始人和指揮,並在音樂兒童基金會管弦樂團擔任長笛教練。
– 香港單簧管及色士風樂手
–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
– 第五屆香港演藝精英盃專業組第一名
– 各本地比賽中屢獲優秀教師獎
陳凱聲,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並修讀音樂系(學士),先後跟隨方濤先生,蔡國田先生及艾爾高先生學習單簧管。亦跟隨黃德釗博士學習色士風。陳氏已考獲單簧管聖三一演奏文憑(LTCL) 及色士風聖三一演奏文憑(ATCL)。
陳氏積極參與不同音樂活動。活躍於各樂團參與演出,包括翱樂管樂團,香港愛樂管樂團,香港室樂愛樂管樂團,香港浸會交響樂團等。亦曾參與 Share the Stage with the HK Phil,與香港管弦樂團同台演出。除了本地活動,陳氏更前往奧地利,參與奧地利大師班,跟隨 Mr. Dario Zingales 學習單簧管。
除了表演活動,陳氏亦積與參與各項比賽。曾在香港演藝精英盃專業組獲得第一名及新中國際音樂比賽室內樂組一等獎。2019 年隨翱樂管樂團參與聶耳青少年管樂藝術周比賽,榮獲公開組一等獎。
陳氏有八年教學單簧管及色士風經驗,無論是一對一,小組教學,小組合奏及樂團教學。學生於各比賽考試都獲得出色成績,更曾於香港卡培尼亞音樂大賽及香港卓越音樂家大賽獲得優秀教師獎。陳氏擅長為每個學生度身訂造練習計劃及製訂目標,主旨為每個不同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才華。
生於香港,魏安娜曾跟隨但昭義教授及郭嘉特教授學習,於 2008 年移居德國進修鋼琴,跟隨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學院的教授 Wan-Ing Ong,隨後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跟隨鍵盤系系主任克勞斯‧考夫曼教授,以最優異成績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主修音樂教育(鋼琴)副修室內樂及鋼琴伴奏。曾於薩爾茲堡國立音樂學校任教,期間亦曾獲邀參加德國瓦瑟堡音樂節。曾於各地演出,包括德國,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等。2017 年回流返港,期後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人才培育計劃」的資助,於 2019-2021 期間為非凡美樂的駐團練唱指導,亦曾以鋼琴家身份接受電視台的訪問。
魏氏積極於鋼琴教育和為器樂及聲樂伴奏教學,現為非凡美樂,嶺南大學合唱團之鋼琴伴奏,維也納考試局音樂認證導師及監考官,亦為私人鋼琴、樂理及鋼琴伴奏導師。
Miss So is an American born, conservatory-trained soprano. She has been teaching in Hong Kong for a number of years and is currently a Crew Performer with World Family Club.
Miss So graduated with a Bachelor of Music in Voice from Cleveland Institute of Music (Cleveland, Ohio, USA) and soon after began teaching in a suburban music school. In 2012 she was appointed to Adjunct Instructor of Voice at Malone University (Canton, Ohio, USA) where she continued to teach until 2017. During this time she completed her Master of Music degree in Voi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Akron, Ohio, USA). In 2017 she moved to Hong Kong to pursue an opportunity to teach voice there.
During her time studying, Miss So had the opportunity to sing in Italy and Switzerland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e Sessione Senese per La Musica e L’Arte, based out of Siena, Italy. She was also a participant in the Resonanz Opera summer program (Ohio, USA) and the Nightingale Opera Theatre Masterclass Series (Ohio, USA). She has also participated in workshops studying Dalcroze Eurhythmics, Alexander Technique, and the Feldenkrais Method.
While living in Cleveland, Miss So was a regular gigging musician, singing with Great Lakes Light Opera and also maintaining choral positions with various churches and synagogues. On stage, she performed the role of Mother in “Amahl and the Night Visitors,” Baba in “The Medium,” and Announcer in “Gallantry,” all with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Opera Theatre. Miss So also had the pleasure of performing alongside her students in various Malone Opera Theatre productions. She performed La Zia Principessa in “Suor Angelica,” Marcellina in “Le Nozze Di Figaro,” and First Lady in “Die Zauberflöte.” In Hong Kong, Miss So has done various musical and acting performances. She sings with the St. John Cathedral Evensong Choir and is a member of the Hong Kong Bach Choir.
陳氏於 3 歲開始學習鋼琴,8 歲開始學習長笛及聲樂。目前在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音樂文學士。
陳氏於 3 歲時加入香港兒童合唱團,曾在合唱團中擔任聲部長,獨唱和長笛獨奏,包括匈牙利,澳洲,葡萄牙,愛沙尼亞等。她在 2019 年曾隨中學管弦樂團遠赴斯洛伐克參與國際青年音樂節比賽,並獲得銀獎。她曾在香港學校音樂節上曾獲得鋼琴獨奏,聲樂獨唱和聲樂二重唱等的眾多獎項。陳氏也熱衷於作曲,2018 年,她為《花木蘭》話劇(Mulan)創作了背景音樂。
蔡愷彥為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及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碩士畢業生,7 歲啟蒙於資深胡琴導師李佩君女士,高中起隨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主任余其偉教授深造高胡及廣東音樂,現隨著名胡琴演奏家及前任香港中樂團團長黃安源先生習琴。蔡氏於 15 歲考獲中央音樂術科考試二胡演奏文憑優良成績,近年更踏足義大利、日本、台灣等地參與獨奏與合奏表演及比賽,均獲好評。蔡氏於第九屆歐洲盃國際音樂藝術大賽代表香港,獲得民族樂器獨奏總決賽金獎、優異演繹獎及市政音樂特別獎,並於第十七屆大阪國際音樂比賽獲得第二名。
蔡氏於畢業論文研究中西音樂教學法和中國音樂教育,希望日後能對此加深了解,並能應用到日常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和質素。蔡氏現為全職二胡導師,於各中小學和上門教授二胡,並持續進修以提升教育質素,希望運用有系統的音樂教學法,讓學生容易掌握學習重點,學習過程更愉快。
所教授的學生曾考獲級數
所教授的學生曾獲獎項
黃楚君為全職鋼琴導師,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的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音樂),自幼學習鋼琴並副修大提琴,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鋼琴 ATCL 高級演奏文憑(Distinction)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樂理證書。
黃氏熱衷於音樂,在樂團擔任鋼琴及大提琴樂手,有多年教學、伴奏和演出經驗。而且黃氏喜歡小朋友且有耐心,曾就讀相關幼兒教育、音樂教學法等,能因材施教,學生由 3 歲到成人不等,更有 5 歲 K3 學生以 137 分之佳績(Distinction)考獲 ABRSM 皇家音樂學院 鋼琴二級。
葉嘉寶老師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主修音樂教育(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已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高級鋼琴演奏文憑(Ltcl in Piano Performance),樂理文憑(Amustcl)、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小提琴及樂理八級。在 2018 年入圍第七屆維羅納國際鋼琴比賽(Verona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並晉身半準決賽。
本人為資深音樂老師,教授鋼琴、小提琴、樂理及擔任鋼琴伴奏超過十年。現任香島中學、李陞大坑學校小提琴班導師。曾任教九龍塘宣道小學、黃埔宣道小學、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喇沙書院、演藝學院等學校學生。學生由小學至成人均有,多名學生通過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考試,部分學生考獲演奏文憑。亦有學生考入演藝學院及海外大學音樂系。學生亦曾在校際音樂節獲獎、入圍國際鋼琴比賽、就讀大學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