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地區
葉嘉寶老師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主修音樂教育(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已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高級鋼琴演奏文憑(Ltcl in Piano Performance),樂理文憑(Amustcl)、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小提琴及樂理八級。在 2018 年入圍第七屆維羅納國際鋼琴比賽(Verona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並晉身半準決賽。
本人為資深音樂老師,教授鋼琴、小提琴、樂理及擔任鋼琴伴奏超過十年。現任香島中學、李陞大坑學校小提琴班導師。曾任教九龍塘宣道小學、黃埔宣道小學、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聖保羅男女中學、喇沙書院、演藝學院等學校學生。學生由小學至成人均有,多名學生通過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考試,部分學生考獲演奏文憑。亦有學生考入演藝學院及海外大學音樂系。學生亦曾在校際音樂節獲獎、入圍國際鋼琴比賽、就讀大學音樂系。
鄭氏就讀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士(榮譽)四年級生,主修聲樂。鄭氏從 2015 年師從陳晃相老師學習聲樂,在 2016 年以優異成績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第八級聲樂證明。他中學時期便積極參加香港學校音樂節,並在獨唱組別獲得獎項。在學期間,他受獲李寶椿慈善信託基金獎學金和香港兒童合唱團獎學金。
鄭氏從中學時期就已經活躍於不同的合唱團。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的聲部長;亦是香港浸會大學室樂合唱團的一員,曾表演杜呂弗雷的《安魂曲》 和 普朗克的《光榮頌》。他亦對合唱指揮充滿熱誠。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的副指揮和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詠團的指揮。在 2023 年,鄭氏亦以學生指揮的身份參加香港浸會大學室樂合唱團的演出。
生於香港,何雅鈉以鋼琴家、作曲家、練唱指導、歌劇演員和指揮等多個身份活躍於音樂界,合作過的團體包括威爾斯國家歌劇院、伯明罕歌劇公司、倫敦 Tête à Tête 歌劇節、新星歌劇團、倫敦奧莉安娜合唱團及倫敦愉快交響樂團等。她現為法國 Du Vert a L’infini 音樂節和美國蒙彼利埃藝術中心古典獨奏會系列的藝術家。
何氏在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文學士(榮譽)學位後,考獲奬學金於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就讀,以優異成績獲得鋼琴演奏音樂碩士學位。畢業後,何氏再次獲發獎學金,於次年完成該學院最高級的演奏家專業文憑。何氏在學習期間獲得多個獎學金,除了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國際學生獎學金外,她還獲得了學院信託獎、學院協會獎、哈羅德基金獎、馬爾科姆•約翰•布洛克紀念信託獎和香港政府才藝發展獎學金等。
何氏曾獲得多個國際鋼琴比賽的首獎,當中包括巴黎貝朗國際音樂比賽、莫斯科國際音樂比賽、加拿大魁北克國際音樂比賽、美國蒙彼利埃藝術中心古典獨奏比賽、羅馬國際音樂大賽、羅伯特·舒曼國際鋼琴比賽、德國歐米勒國際鋼琴公開賽、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五屆專業鋼琴國際鋼琴比賽、薩默塞特音樂節、北倫敦音樂節、威爾斯阿伯加文尼藝術節、倫敦藝術大師國際大賽、國際青年古典音樂比賽、哈薩克「二十一世紀才藝」國際音樂比賽和俄羅斯國際音樂大賽等。作為一名活躍的鋼琴家,她曾在不同地方舉行獨奏會,並在各個音樂會中擔任鋼琴獨奏,包括亞洲和歐洲的主要音樂會場地,如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伯明翰市政廳、羅馬音樂公園禮堂和香港大會堂等。
何氏亦熱衷於聲樂表演,她曾於不同音樂會上擔任女高音獨唱,亦曾參與多齣歌劇演出,並於多個音樂節的聲樂比賽中奪冠,包括霍姆弗斯音樂節、紐卡斯爾安德萊姆音樂節、庫爾斯頓和普利音樂節等。何氏的作品包括器樂獨奏、聲樂、室樂、管弦樂和歌劇作品等,於世界各地首演。
何氏對教學充滿熱誠,私人教授鋼琴及樂理超過十年,並曾在大型琴行任教多年,亦曾擔任了俄羅斯器樂及聲樂藝術節國際音樂比賽及俄羅斯 Virtuozy 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判,現為香港國際音樂學校和葉氏兒童合唱團和國際海洋交響樂團音樂學院的導師。
殷頌凱現時活躍於世界各地的指揮及色士風演奏活動。他現時擔任 Stephen F. Austin Symphony Orchestra 之副指揮。
殷氏自12歲學習色士風開始,已經發掘了自己在音樂演奏上的才能。並從中學參與管樂團開始,已經隨團在世界各地參與演出,包括台灣、新加坡、韓國、美國等國家。在浸會大學就讀期間,他師承黃德釗博士學習色士風演奏以及師承蔡浩文及魏龍勝先生學習管弦樂團指揮。殷氏現時在美國德薩斯州 Stephen F. Austin State University (SFASO) 師承 Nathan Nabb 博士以及 Bob Eason 博士深造色士風演奏,以及師承 Gregory Grabowski 深造管弦樂團指揮。
自殷氏開始深造管弦樂團指揮,他已受邀請不同的指揮工作。他的指揮經驗包括業餘樂團、本地中小學、大專院校樂隊以及職業樂團。為了更深一步深造指揮技巧,他活躍於參與世界各地的指揮大師班,包括香港、美國、意大利等國家。殷氏成功在 SFASO 2022 年樂季順利舉辦了個人指揮音樂會擔任指揮帶領樂團演奏 Beethoven Egmont Overture 以及 Mozart Symphony No. 40,並大獲好評。
徐氏習箏十五年,就讀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文學碩士。早年已考獲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演奏文憑級及上海音樂學院古箏九級。曾擔任雲音古箏團團長,在 2016 年起連續三年獲教育局頒發才藝發展獎學金,並於 2019 年及 2020 年國際音樂大賽獲優秀導師獎。
徐氏超過 6 年教學經驗,於各中小學、社區中心及琴行擔任古箏導師。學生遍及學前兒童、中小學生、成年人到退休人士。此外,學生於各種比賽亦獲取佳績,如第 71 屆校際音樂節古箏獨奏初級組冠軍、帶領寧波公學古箏團於 2019 年國際音樂大賽奪得銀獎及屯門區中西器樂比賽幼苗組冠軍等。
廖君豪為活躍於香港的法國號手。他在 2021 年於浸會大學修畢音樂文學士課程,主修法國號,曾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法國號碩士,師從江藺,在學期間亦曾接受 Jörg Brückner、李少霖、麥迪拿及包文慶的指導。廖氏曾參與不同樂團的演出,包括香港管弦樂團,演藝交響樂團,香港巴羅克室樂團,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香港青少年管樂團及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等。
陳氏畢業於美國加洲浸會大學音樂碩士學位課程,主修小提琴演奏,並先後跟隨香港管弦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范丁先生,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小提琴教授 Dr. Gregory Lee,台灣中提琴家 Dr. I-Ting Huang,及韓國小提琴家 Dr. Jin-Hee Kim 研習小提琴。此外,陳氏以一級榮譽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學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並獲頒學術成就獎(Scholastic Award)。
陳氏多次亮相於本地及美國的音樂會,曾為美國加洲浸會大學交響樂團、美國加洲浸會大學室內樂團、美國 Sewanee Symphony,馬勒樂團,及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擔任小提琴樂手,並與多名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同台演出,包括格林美獎得主及布法羅愛樂樂團音樂總監 JoAnn Falletta、漢密爾頓愛樂樂團音樂總監 Gemma New、著名美國小提琴家 Anne Akiko Meyers、當代作曲家及指揮家譚盾先生及香港弦樂團創辦人姚珏女士。
陳氏自 2007 年投身小提琴教育,其後入讀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加洲浸會大學並修讀音樂;先後有學生入讀本地大專院校的音樂學位課程。此外,陳氏亦在多間學校擔任小提琴導師,包括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育賢學校、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美國 Riverside Arts Academy、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
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創意藝術及文化(音樂)榮譽文學士學位,主修鋼琴,受教於鍾兆燊和鍾志和,在校期間為合唱團首席司琴,亦曾奪得 MUsic Skills Engancement Scheme (MUSES) 室樂比賽冠軍,現為桃李之聲男聲合唱團司琴。
徐氏活躍於鋼琴伴奏及室樂合奏演出,歷年來參與多位音樂系學生於畢業音樂會、海外比賽及考試作鋼琴伴奏。 並於 2019 年獲邀參與《香港電台樂壇新秀》作節目錄製演出伴奏,及於同年聯同著名意大利薩克斯風演奏家 Marco Albonetti ﹝馬可‧亞伯涅堤﹞到香港電台作室樂合奏錄製了一系列 Astor Piazzolla ﹝阿斯托爾·皮亞佐拉﹞作品。
除專注於鋼琴演奏外,徐氏亦熱心於音樂教育,在學期間已開始教導學生,多年來學生亦在各項比賽間屢獲殊榮。
除鋼琴外,徐氏亦學習西洋敲擊及指揮,在校期間同為教育大學管樂團敲擊首席及學生指揮。現為翱樂管樂團敲擊首席及助理指揮,亦不時參與不同樂團作特邀樂手演出。
徐氏現為青年會書院管樂團指揮,基督書院敲擊樂導師及樂團指揮,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敲擊樂團指揮。
曾教授學校包括:
–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
– 路德會沙崙學校
– 保良局羅氏基金中學
– 柴灣角天主教小學
– 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
– 基督書院
– 青年會書院
–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等等..
並先後帶領路德會沙崙學校於香港演藝音樂節 HKPAF 2019(敲擊樂團組)獲得銅獎 及於香港聯校音樂大賽 2019(小學小組合奏—敲擊樂)奪得金獎。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小提琴,獲頒發小提琴演奏文憑及音樂(榮譽)學士
在學期間獲香港演藝學院頒發獎學金
早於 2006 年考獲英國聖三一學院小提琴演奏文憑
連續數年獲頒全額獎學金前往美國、日本及半額獎學金於荷蘭進修小提琴演奏
曾於各比賽中摘下金、銀獎
擁有 15 年豐富教學經驗,任教多間中小學之樂器班(St Paul Secondary School、香港信義會啟信學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等等)
學生曾於校際音樂節比賽中獨奏項目第四名、二重奏項目第三名
何沛彥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小提琴演奏。除跟隨范丁先生學習外,他亦曾接受不同演奏家的指導,包括陳浩堂教授、王磊教授、許寧老師、蔣逸文老師、龍雲山博士、Jaap ter Linden、Ralph de Souza、上海四重奏、Orion 弦樂四重奏、邁阿密四重奏等等。
何氏熱衷於室內樂及樂團演奏。他曾於 2015 年受邀於香港諸聖堂與好友鋼琴家熊韋皓演出。何氏亦以第一小提琴手身份,於 2018 年我城 II 中演出。何氏亦為多個樂團之成員,其中有泛亞交響樂團、香港樂團、香港傳承愛樂、香港環宇交響樂團、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等等。他亦曾隨同以上樂團到北京、上海、廣州、澳門、台北及俄羅斯演出。何氏亦獲邀參與於央視 2020 年新年音樂會。此外,何氏於 2014 年獲選參與「與港樂同台綵排及演出」計劃,接受指揮大師馬捷爾的指導。
何氏更於 2017 及 2018 年獲頒全額獎學金到美國馬里蘭州,參與美國全國音樂節接受訓練、與美國之音樂好手交流及為拿索斯唱片公司進行錄音。他亦曾獲獎學金到日本及阿姆斯特丹進行古樂學習及交流。
何氏為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獎學金、葛量洪獎學金、成龍慈善基金獎學金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外展體驗獎之受益人。
Samson Ng,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碩士)及美國 Musicians Institute(現代鋼琴演奏學士),是香港少數同時持有現代鋼琴演奏學士學位及古典音樂碩士的音樂人,在港奠定了古典及流行鋼琴的基礎後遠赴美國荷李活深造現代音樂。在美國留學時期曾跟隨多位著名鋼琴手(包括:Russell Ferrante、Alberto Salas、Mamiko Kitaura 等)學習演奏及編寫不同風格的現代音樂(Latin、Jazz、Pop Ballad、Rock、Funk、Blues、Soul、R&B、Fusion、Film Music),並同時修讀電影配樂。
Samson 多年來演出經驗豐富,在美國留學期間曾在電視台選秀節目為歌手作鋼琴伴奏,並於校內外的各種活動中擔任鋼琴及鍵琴手;在港時亦曾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太空館、各區文化中心及表演場地出任爵士樂隊、搖滾樂隊、管弦樂器、敲擊樂團、個人聲樂演唱、婚禮的鋼琴及鍵琴伴奏,更曾於 Live House 中擔任駐場鍵琴手,歷年來參與演出達數百場。
除了主樂器,Samson 也曾在多個音樂劇及樂團擔任爵士鼓手、和音、舞台副總監及音樂總監。在音樂創作上,Samson 曾為獨立音樂人和不同機構進行編曲及監製,也曾為音樂劇編曲,並曾參與泰迪羅賓電影《八步半喜怒哀樂》和 Giormani 廣告的配樂,也曾為樂隊 Supper Moment 的演唱會間場短片進行配樂。
Samson 有逾 10 年教學經驗,曾在大型連鎖琴行任教,擅長教授即興流行/爵士鋼琴,教學對象主要為成人及青少年,程度由初學至音樂系畢業生,授課時致力於啟發學生在音樂上的創意及自由度,將樂理和樂曲分析融入演奏中,在學習不同樂曲的同時,更會一步步引導學生去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和演奏風格,讓他們可以在鋼琴上自由、隨性地表達自我。
另外,有別於坊間流行鋼琴速成課程將彈奏過份簡化及 Pattern 化,Samson 重視每首歌的獨特性及細節,並擅於將歐美前衛時髦的現代鋼琴風格融入廣東流行曲當中。無論是初學者想直接學習時尚的流行曲彈奏手法,或者已彈奏流行曲多年但覺得自己的即興手法重重覆覆不知如何突破,Samson 都很樂意將他所知的在課堂上一一分享,並竭力幫助學生成為更好、更有個性的現代鋼琴手。
陳氏於 3 歲開始學習鋼琴,8 歲開始學習長笛及聲樂。目前在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音樂文學士。
陳氏於 3 歲時加入香港兒童合唱團,曾在合唱團中擔任聲部長,獨唱和長笛獨奏,包括匈牙利,澳洲,葡萄牙,愛沙尼亞等。她在 2019 年曾隨中學管弦樂團遠赴斯洛伐克參與國際青年音樂節比賽,並獲得銀獎。她曾在香港學校音樂節上曾獲得鋼琴獨奏,聲樂獨唱和聲樂二重唱等的眾多獎項。陳氏也熱衷於作曲,2018 年,她為《花木蘭》話劇(Mulan)創作了背景音樂。
Charlotte Tong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作曲及小提琴。隨後,她獲全額獎學金入讀香港大學,現正主修作曲碩士學位,及擔任大學助教。在學期間,她跟隨陳慶恩教授及 Prof. Christopher Keyes 學習作曲,並師從羅曼四重奏創辦人及前香港小交響樂團副首席張文蕊博士深造小提琴。
在作曲方面,她的作品曾被香港創樂團,Nova Ensemble,敲擊襄公開演出。其作曲亦入選「音樂新一代 2020」決賽,在香港電台第四台廣播。
她同時熱衷表演,活躍於獨奏,室内樂和管弦樂團表演。她曾為浸會大學交響樂團,馬勒樂團,香港節慶管弦樂國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手。
陳茝貞為本地活躍的年輕色士風家,她的演奏足跡遍佈中國、泰國、日本、美國、荷蘭等多個國家。她亦為第 18 屆大阪國際音樂比賽香港區準決賽和香港卓越音樂家大賽 2020 冠軍得主。
陳氏活躍於海外交流活動,包括北美洲色士風聯盟會議、世界管樂大賽及亞太薩克斯風研習營等。她亦積極參與多個國際知名色士風大師的大師班,包括 Vincent David、Timothy McAllister、Nathan Bogert、Stephen Page、Rhonda Taylor、須川展也、謝德驥、及 Habanera Saxophone Quartet 等。
陳氏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色士風,師承陳中豪老師。她亦曾遠赴美國鮑林格州立大學,跟隨國際大師 Dr. John Sampen 深造色士風演奏。在學期間,陳氏獲頒多個獎學金,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才藝發展獎學金及多個校內獎學金。
陳氏是多個本地樂團的成員,包括 La Sax Saxophone Ensemble (HK) 、香港專業管樂團、New Hong Kong Philharmonia 及香港青年管樂演奏家。她亦熱衷於爵士樂及流行樂。她是本地爵士樂隊 FTLO Big Band 的成員,亦曾與本地流行樂隊和歌手 The Hertz、Kowloon K、阮兆祥等合作,並曾與王者匡 (Harry 哥哥) 一起巡迴演出。
除了豐富的演奏經驗,陳氏擁有多年教學經驗,曾為本地小學管樂團指揮,現在不同的中小學任教色士風。她獲 Muse Music Asia Association 和香港青少年表演藝術交流發展協會頒發最優秀老師獎項。
張氏自五歲起學習鋼琴。在學習期間,他常常參加各類表演、各種音樂節及音樂活動。張氏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鋼琴,並於畢業論文中獲甲等成績。
張氏現正跟香港着名鋼琴家,洪昶(傳奇殷承宗的弟子),學習古典鋼琴演奏。此外,張氏獲得老師的賞識並成功越級挑戰,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文憑直接考獲倫敦聖三一學院的執照文憑(LTCL)。
在 2011 年,張氏通過了面試,以香港的代表身份到波蘭參加大師班以及音樂訓練。在著名的波蘭蕭邦音樂大學,他跟從 Jan Kadłubiski 教授學習鋼琴表演,並得到高度贊揚張氏的演奏,認為他的音樂擁有歌唱性旋律以及獨當一面的演繹。後来回到香港,他舉行了獨奏鋼琴音樂會,并獲得熱烈的反應。
作為音樂愛好者,張氏亦曾跟隨音樂大師麥家樂及國家一級指揮顏翅鵬學習指揮。因此,張氏有幸在童軍管樂團擔任指揮。同時,他曾受邀擔任四年恆生管理學院小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和指揮,並與樂團出席了不同的音樂表演活動,獲得豐富的表演經驗。張氏亦曾擔任 Orchestral Music Ltd 的音樂顧問。
在未來,張氏將完全致力於音樂方面的教育工作。 他將專注於他的教學,主要教導樂器和音樂理論及樂團訓練,給各種學生提供私人音樂培訓,使我們的下一代更有可能獲得音樂教育。
黃楚君為全職鋼琴導師,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的創意藝術與文化榮譽文學士(音樂),自幼學習鋼琴並副修大提琴,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鋼琴 ATCL 高級演奏文憑(Distinction)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樂理證書。
黃氏熱衷於音樂,在樂團擔任鋼琴及大提琴樂手,有多年教學、伴奏和演出經驗。而且黃氏喜歡小朋友且有耐心,曾就讀相關幼兒教育、音樂教學法等,能因材施教,學生由 3 歲到成人不等,更有 5 歲 K3 學生以 137 分之佳績(Distinction)考獲 ABRSM 皇家音樂學院 鋼琴二級。
鄭氏早年師從中國著名作曲家兼鋼琴家毛青南教授及毛婭女士、香港著名鋼琴演奏家及教育家盧嘉博士及楊習禮先生。鄭氏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碩士,並擁有多個音樂專業資格,包括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文憑(ATCL)、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八級、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樂理八級等。鄭氏演出經驗豐富,經常受邀出席大師班演出,並於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深圳音樂廳等地演出。鄭氏亦從小參加許多海外大師班與不同的海外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深造,包括兩次造訪維也納和美國加州三藩市、洛杉磯等地。鄭氏亦曾於多個本地、內及海外鋼琴大賽屢獲殊榮並擁有多年教學經驗,學生亦曾於香港校際音樂節、香港演藝精英盃音樂大賽等多個本地賽事獲取優異成績、皇家音樂樂理及鋼琴術科考試亦考獲優異成績。
田氏富有教學及演奏經驗。除了於 2021 年在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取得音樂演奏碩士(Master of Music in Performance)學位外,田氏亦在 2018 年於香港中文大學修畢文學士(音樂)學位課程 (Bachelor of Arts in Music)。
田氏亦活躍於本地及國際舞台,常以長笛及短笛手身分參與不同交響樂團演出,亦常舉辦及參與獨奏、合奏及室內樂演出和比賽。田氏曾與多位著名音樂家合作,如指揮家 Vassily Sinaisky、小提琴家 Joshua Bell 、歌唱小組 The King’s Singers 及大提琴家 Trey Lee 等。
田氏於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時師承本地長笛及短笛演奏家莊雪華。在英國進修期間,田氏跟隨英國皇家歌劇院首席長笛家 Magaret Campbell 及短笛家 Christopher Green 修習。此外,田氏亦有幸跟隨 Trevor Wye、Jasmine Choi、Sébastian Jacot、Rachel Brown、Wissam Boustany、Peter Verhoyen 等演奏家學習長笛、巴洛克長笛及短笛。
田氏熱衷於音樂教育。田氏自 2014 年起受聘於本地多間中小學,包括民生書院小學、聖母無玷聖心中學、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仁愛堂田家炳小學等,多年來引導學生於舞台上及比賽中有優秀表現。
龔偉健,香港笛子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笛子在讀博士生,上海音樂學院笛子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笛子教育家、演奏家詹永明教授。龔氏是中國 • 無錫第四屆國際笛簫節暨“聽雨杯”海內外笛簫邀請賽笛子專業青年組金獎、2018 西湖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器樂比賽高等院校組專業組笛子金獎得主。現爲浙江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趙松庭笛子藝術研究會(唯一)名譽會員。
龔氏經常亮相大型音樂藝術節,與知名樂團合作演出,例如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當代音樂週、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新年音樂會等,受到廣泛好評。在學期間隨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和上音「笛聲賦」竹笛室內樂團展演,並獲學校推薦委派與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進行教學交流。其足跡遍佈新加坡、香港、台灣、上海、杭州、金華、無錫、麗水、西安、岳陽、溫嶺、張家界、廣州等地。
龔氏分別於香港和上海成功舉辦多場獨奏音樂會,包括 2022 年香港中樂團主辦「樂 • 融 • 榮」-「香江笛情-龔偉健笛子獨奏音樂會」、2019 年 6 月及 11 月「龔偉健笛子碩士學位獨奏音樂會」、「龔偉健笛子碩士畢業獨奏音樂會」及「香港與台灣的邂逅-龔偉健笛子獨奏音樂會」。
龔氏經常受邀到各地與當地及國際藝術家合作。2023 年受邀錄製《灣區升明月》2023 大灣區電影音樂晚會,演出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以及 10 多個電視頻道和媒體平台廣泛播出。龔氏亦受香港政府教育局及香港作曲家聯會的邀請,擔任笛子及洞簫演奏家演繹「音樂薈萃 • 學校室樂創作2023」決賽現場音樂會的新作品。近年於香港與國際知名大提琴家李垂誼首演中西樂新作品《四時》、《明天》,參演「賽馬會樂·憶古蹟」系列音樂會;於台北首演獨奏竹笛奏鳴曲《海風·竹夢》;曾於上海策劃及參與「上海音樂學院民族管樂週」系列活動講座及演出。
龔氏出生及成長於香港,自 8 歲學習笛子,2014 年起赴上海跟隨詹永明教授深造,2020 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全日制藝術碩士研究生(音樂:民族管弦樂表演-竹笛),現為上海音樂學院笛子在讀博士生,師從著名笛子教育家、演奏家詹永明教授。
在上海就學期間,龔氏受到陸春齡、王鐵錘、胡結續、林克仁、孔慶寳、戴金生、蔣國基、林文增、王次恆、李大同、馬迪、張延武、劉正國、林谷珍、曾明、劉鐵男教授等各地笛子名師的指導。龔氏 2018 至 2020 年獲取上海市政府港澳台優秀學生獎學金,2019 年榮獲上海音樂學院優秀學生「音才助飛」項目贊助。
生於香港,魏安娜曾跟隨但昭義教授及郭嘉特教授學習,於 2008 年移居德國進修鋼琴,跟隨德國斯圖加特音樂學院的教授 Wan-Ing Ong,隨後於奧地利薩爾茲堡莫札特音樂大學跟隨鍵盤系系主任克勞斯‧考夫曼教授,以最優異成績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主修音樂教育(鋼琴)副修室內樂及鋼琴伴奏。曾於薩爾茲堡國立音樂學校任教,期間亦曾獲邀參加德國瓦瑟堡音樂節。曾於各地演出,包括德國,奧地利,意大利,俄羅斯等。2017 年回流返港,期後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人才培育計劃」的資助,於 2019-2021 期間為非凡美樂的駐團練唱指導,亦曾以鋼琴家身份接受電視台的訪問。
魏氏積極於鋼琴教育和為器樂及聲樂伴奏教學,現為非凡美樂,嶺南大學合唱團之鋼琴伴奏,維也納考試局音樂認證導師及監考官,亦為私人鋼琴、樂理及鋼琴伴奏導師。
黃鏮霐現於香港浸會大學修讀音樂學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二零一八年畢業於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黃氏自二零一一年起,在徐紹輝老師的教導下首次接觸長號,並於二零一三年起隨學校樂團參與各種管樂活動,包括各項香港學校音樂節長號獨奏及管樂團中學高級組賽事。黃氏曾跟隨母校於二零一三及一五年,兩度參與內佩爾特歐洲青年音樂節,以及跟隨東華三院管樂團參加北京音樂交流團。就讀中學期間,黃氏亦在二零一六年分別以優異及良好成績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長號八級及粗管上低音號八級術科考試,更獲邀出席 2017 年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優異考生音樂會。中學畢業後,黃氏於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修讀音樂學副學士課程,期間參與了大學內創立的各種樂團,包括交響樂團、管樂團以及爵士樂團。升讀音樂學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後,黃氏亦成為香港巴羅克室樂團的一員。此外,黃氏也活躍於本地音樂活動。黃氏於二零一三年起為香港節日青年管樂團一員,並於二零一九年成為香港節日管樂團一員,以及於二零二零年加入本地爵士樂團 Happy Go Lucky。同時,黃氏也多次獲邀出任本地不同樂團的客席樂手,包括二零一七年於銀河管樂團,二零一九年分別於香港愛樂室樂管樂團、本地兩隊爵士樂團 Saturday Night Jazz Orchestra 及 The Big Band Express,以及自 2022 起擔任本地樂隊宇宙幽靈的客席樂手。此外,黃氏於二零一九年分別參與了銅管份子音樂營主辦的 Jacques Mauger 長號大師班,以及新加坡低音銅管學院主辦的 Jörgen van Rijen 長號大師班。另外,他亦於 2021 年考獲倫敦聖三一學院 LTCL 長號演奏文憑。
裘氏師承李嘉齡老師,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得音樂學士學位(榮譽) (鋼琴演奏),並同時獲頒院長獎 (Dean’s Prize)。畢業後,裘氏同時獲得香港管弦協會有限公司及匯豐信託(香港)有限公司頒發的萬瑞庭音樂基金,以及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 頒發的 Eduard and Marianna Loeser Scholarship,進入 Guildhall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 攻讀,師承 Noriko Ogawa。
自 2012 年起,裘氏參加了多個比賽,於 2014 年獲得香港青少年鋼琴比賽(高級組)冠軍,並於 2016 年第 20 屆日本 PIARA 浜松鋼琴大賽 (Senior C 組)中獲得特別獎 (Apollo Prize)。她亦被邀請為電影《七人樂隊》中的音樂配樂 (該片是 2020 年戛納影展官方選片)。此外,她在 2022 年 3rd Sviatoslav Richter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中獲得了鋼琴二重奏(高級組)的第二名,並獲選為 ‘The Most Popular Artist’。